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传入咸阳宫。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嬴政脸上的得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震惊、愤怒和难以掩饰的羞耻!他看着殿下一身血污、跪地请罪的李信,又想起当初那个慷慨激昂、自信满满的年轻将领,强烈的反差让他几乎要拔剑相向!
巨大的失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秦王嬴政的脸上。他这才痛切地体会到王翦那“六十万大军”背后沉甸甸的分量。骄兵必败!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楚国这块硬骨头,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啃得多!
“悔……不听王老将军之言……”嬴政颓然坐回王座,喃喃自语,第一次在群臣面前流露出深深的懊悔。统一伟业的宏图,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本章启示】 李信的惨败(轻视对手、准备不足)与嬴政的懊悔(刚愎自用)揭示了盲目自信的巨大风险。这警示我们:面对重大挑战(灭楚),务必保持清醒认知(王翦的评估),摒弃浮躁轻敌(李信的冒进),充分估计困难(需动用举国之力),尊重专业意见(老将的经验)。
2:屈尊频阳,秦王请将(公元前224年初,咸阳 & 频阳)
主要事件: 李信惨败的消息震动秦国朝野。嬴政强压怒火与羞耻,放下帝王尊严,亲自赶往频阳(王翦故乡)向老将王翦道歉并恳请其出山。王翦再次坚持非六十万大军不可,嬴政咬牙应允。
李信大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秦国蔓延。二十万精锐!那是秦国多少家庭的血汗与寄托!咸阳城内,哀声四起,人心浮动。朝堂之上,往日那种睥睨天下的自信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重和无声的指责。秦王嬴政把自己关在章台宫深处,暴怒地摔碎了无数珍贵的器物。
“项燕!李信!废物!全都是废物!”他咆哮着,像一头受伤的雄狮。羞愤和失败的痛苦啃噬着他的心。这是他亲政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不仅折损了国力,更严重打击了秦军的士气和秦国的威望!统一大业仿佛骤然停滞。
然而,愤怒之后是冰冷的现实:荆楚未平,项燕仍在!楚国经此大胜,士气正旺,若不能及时扑灭,必将成为心腹大患,甚至可能引发其他诸侯国反扑!秦国,急需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挽回颓势。
一个名字,在嬴政耻辱和焦虑交织的心中,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王翦!那位被他嘲笑为“胆小怯懦”的老将军!
秦王嬴政,这位横扫六合、从未向任何人低头的铁血君王,此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向王翦低头?向他承认自己错了?这比战场上的失败更让他难以承受!君王的尊严仿佛被踩在脚下摩擦。他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大王…”近侍小心翼翼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王老将军他…仍在频阳家中养病…”
嬴政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属于帝王的骄傲已经暂时被一种更强大的欲望——统一天下的执念——压倒。
“备车!”嬴政的声音带着一种决绝的疲惫,“寡人…要去频阳!”
通往频阳(今陕西富平)的道路上,一支精简却肃穆的王驾队伍沉默地行进着。没有天子出巡的喧嚣仪仗,只有快速赶路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嬴政坐在车中,脸色依旧阴沉,但眼神深处,那份狂躁的怒火已被一种沉甸甸的务实所取代。他一遍遍地在心中措辞,如何面对那位被他伤透了心的老臣。
频阳,王翦府邸。庭院深深,花木扶疏,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王翦正悠闲地坐在庭院中,看似在侍弄花草,实则眉头微蹙,心思早已飞向了遥远的楚地。李信败了!这既在他的预料之中,又让他心情沉重。毕竟,那是二十万秦国儿郎的性命!他虽早已告老还乡,但一颗心,终究系在秦国。
“大王!大王的车驾到府门外了!”管家慌张地跑来禀报。
王翦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知道了。”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布衣。对于这位君王的到来,他心中并无太多意外。只是,这次相见,关系重大,他必须谨慎应对。
嬴政大步流星地走进庭院,甚至没有等王翦行完正式的拜见之礼,便上前一把扶住了他:“老将军!寡人…寡人来看您了!”语气中带着刻意的亲热和难以掩饰的尴尬。
王翦顺势起身,神色恭敬却不卑不亢:“老臣何德何能,竟劳大王亲临敝舍?折煞老臣了。”
两人走进厅堂落座。短暂的寒暄后,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嬴政脸上那强撑的笑容终于挂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王翦,这位三朝元老,郑重地、深深地作了一揖:
“寡人不用将军之计,果辱秦军!今闻楚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我没有采纳将军您的计策,果然让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天天向西进逼,将军您即使有病在身,难道就忍心抛弃寡人不管吗?!)(史载嬴政原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朝魂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朝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