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庆祝完销量上涨没两天,阿澈就发现新问题了。浙江的经销商又要补货,这次直接要六百盒,加上网店每天稳定的一百多单,还有超市的常规订单,三台烤箱从早到晚连轴转,还是有点赶不过来。
这天早上,阿澈刚到厂里,就看见老周蹲在烤箱旁边擦汗。三台烤箱门都开着,里面的烤盘刚取出来,老周手里还拿着隔热手套,脸上全是汗。“阿澈,你来了正好,”老周看见他就站起来,“昨天晚上加班烤到十点,才把超市的订单赶完,今天浙江经销商的货要是再不烤,明天就发不出去了。”
阿澈走到烤箱前,摸了摸烤箱外壳,还是烫的。“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皱着眉说,“老周你跟张强两个人轮着烤,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再这么熬下去身体该垮了。”正说着,小李拿着手机跑过来:“阿澈哥,网店又接了五十多单核桃味的,客户都备注要尽快发货,还有两家新的零食店联系我,想进咱们的货,问能不能先寄样品。”
阿澈接过手机看了眼订单,又抬头看了看忙碌的车间,心里更急了。“看来添设备的事得抓紧了,”他跟老周说,“之前跟厨具市场的老板聊过,今天我再去趟市场,把新烤箱定下来,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和面机,现在拌红枣泥、核桃泥全靠手工,也费时间。”
老周点头:“行,你去选设备,这边我先盯着,实在赶不及就跟客户说晚一天发货,应该能理解。”阿澈没耽误,简单收拾了下就开车去厨具市场。之前联系的老板姓王,见他过来,赶紧迎上来:“阿澈,你可算来了,上次跟你说的那款大容量烤箱,还有货呢,要不要再看看?”
王老板领着他走到烤箱前,这款烤箱比厂里的大一圈,一次能放六个烤盘,比原来的烤箱多放两个。“这款烤箱温度控制更准,而且能耗比老款低,”王老板拍着烤箱说,“你要是定两台,我再给你便宜两百块,还包送货上门,帮你调试好。”
阿澈摸了摸烤箱内壁,又看了看控制面板,觉得挺合适。“就定两台这个,”他跟王老板说,“再给我找台和面机,要能拌坚果泥的,功率大点的,省时间。”王老板很快找来了和面机,试了下机器,搅拌起来很均匀,阿澈也满意,一起定了下来,付了定金,约好三天后送货。
回到厂里,阿澈把定设备的事跟大家说,老周松了口气:“有了新烤箱,以后就不用天天加班了,和面机到了,拌料也能省不少劲。”可高兴劲没持续多久,新问题又冒出来了——就算有了新设备,没人操作也不行。现在车间里就老周和张强负责烤脆片,林晓负责包装,小李管订单和客服,大赵和刘刚负责送货,每个人都有活干,新设备到了,根本没人上手。
“看来得招人了,”阿澈在晚饭时跟大家说,“至少得招两个负责烤脆片的,再招一个包装的,不然新设备到了也是闲置。”小李放下筷子:“我可以在网上发招聘信息,现在很多人找工作,应该能招到。”林晓也说:“我家小区门口有个招聘栏,也可以贴几张招聘启事,说不定能找到附近的人,上班也方便。”
第二天,小李就在招聘网站上发了信息,岗位是“食品生产工”,主要负责烤脆片和包装,工资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两百块,还包午饭。林晓也打印了十几张招聘启事,贴在了小区和附近菜市场的招聘栏上。
刚开始没什么人联系,阿澈还挺着急,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有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打电话过来,说看到招聘启事,想过来看看。女人叫张桂兰,家就在附近小区,之前在一家小工厂上班,后来工厂倒闭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活。阿澈让她来厂里看看,张桂兰来了之后,看了看车间环境,又问了问工作时间和工资,觉得挺满意:“我以前在工厂也干过手工活,包装这些我都会,烤脆片的话,学几天应该也能会。”
阿澈见她踏实,就跟她约定,第二天开始上班,先跟着林晓学包装,等熟悉了再学烤脆片。没过两天,又有人来应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陈阳,刚从外地回来,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陈阳年轻,手脚麻利,阿澈让他跟着老周学烤脆片,老周也乐意带他,手把手教他调温度、看时间,怎么判断脆片烤没烤熟。
新设备送到的那天,陈阳已经能跟着老周一起操作旧烤箱了。王老板带着人把新烤箱和和面机安装好,调试完之后,老周和陈阳就试着用新烤箱烤脆片。第一次用大容量烤箱,老周有点没底,特意多盯了十分钟,没想到烤出来的脆片跟原来的一样脆,而且一次能烤六盘,效率比之前高多了。“这烤箱是真好用,”老周高兴地说,“以后咱们一天烤两千盒都没问题。”
和面机也派上了用场,之前拌两百盒的核桃泥,两个人得拌半个小时,现在用和面机,十分钟就能拌好,还拌得更均匀。张桂兰学包装也很快,没几天就能跟林晓一起,一天包装八百多盒,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包装赶不上烤制进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