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一早,阿澈特意提前半小时出发,赶到市区张磊公司时,张磊已经在门口等了。“阿澈,你可来了,王总在里面等着呢。”张磊一边引他往里走,一边说,“昨天我又跟王总确认了,合同条款跟之前拟的一样,没问题。”
进了会议室,王总坐在主位上,见阿澈进来,脸上没了上次的严肃,起身握了握手:“阿澈,上次吃饭的时候,我态度有点急,别往心里去。我们也是真心想跟你合作,以后还得互相扶持。”
阿澈笑着摆手:“没事王总,都理解。咱们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
接下来的签约很顺利,双方核对完合同条款,签字、盖章,一套流程下来,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王总把一份合同递给阿澈:“合作愉快,我们这边下周一就安排第一批订单,先订两千盒,你那边能按时供货吧?”
“放心,肯定能。”阿澈接过合同,心里踏实得很——有了这个经销商,线下渠道算打开了,以后销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从张磊公司出来,阿澈直接给王婶打了电话,把签约的事说了。王婶在电话里笑出声:“太好了!这下咱们的脆片能进更多地方卖了,我这就跟工人们说,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挂了电话,阿澈没急着回村,而是去了市区的几家便利店,想看看同类产品的陈列情况。转了几家发现,大多脆片都放在收银台附近,显眼得很。他心里琢磨着,以后跟张磊沟通,得让他们把自家脆片也放这些好位置,销量肯定能更好。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阿澈刚进车间,赵勇就跑了过来:“澈哥,李叔的燕麦拉回来了,品质没问题,都筛完了,堆在仓库里。对了,还有个事,之前给咱们送包装的刘老板,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下次的包装材料,可能要再涨点价。”
阿澈皱了皱眉:“又涨价?他说涨多少了吗?”
“没说具体的,就说纸价还在涨,让咱们有个心理准备。”赵勇说。
阿澈叹了口气,包装刚涨过一次,这又要涨,成本又得往上提。但也没办法,只能先应着:“行,我知道了,等他具体说涨多少,咱们再想办法。”
刚说完,小李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平板:“澈哥,你看,那个订五百份礼盒的客户,又下单了,这次订了八百份,还说以后每个月都订这么多,让咱们固定给他留货。”
阿澈凑过去一看,平板上确实是八百份的订单,心里一下舒坦了不少——虽然包装可能要涨价,但长期订单多了,也能抵消一部分成本。“你跟客户说,没问题,以后每月都按这个量给他留货,让他放心。”
小李刚走,财务就来找阿澈,递过一张报表:“老板,这是上个月的收支报表,你看看。虽然包装和原料涨了点价,但网店销量和新订单也多了,总体还是盈利的。”
阿澈接过报表,翻了翻,见盈利比上个月多了两千多,心里更踏实了。他跟财务说:“那三家农户的燕麦货款,你今天赶紧打过去,别让人家等急了。还有,给工人们的奖金,这个月也按时发。”
财务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接下来几天,一切都顺顺利利。张磊公司的第一批两千盒订单,车间按时生产完,发了货;网店预售的新口味脆片,也陆续开始发货,评论区里好评不少,都说芝麻味和海苔味好吃;那个长期礼盒客户的八百份货,也按时发了出去,客户还特意发来消息,说员工都很喜欢。
阿澈本以为能安稳几天,可到了下周一,麻烦又找上来了。早上刚到办公室,赵勇就急急忙忙跑进来:“澈哥,不好了!仓库里的燕麦快用完了,剩下的顶多够生产三天,我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几家农户,他们都说没存货了,咋办啊?”
阿澈心里一紧:“怎么这么快就用完了?之前不是收了李叔的五千多斤吗?”
“新订单太多了,张磊公司的两千盒,加上网店的预售和礼盒订单,用得比平时快多了。”赵勇说,“我问了邻村、邻镇的农户,都说今年雨水多,燕麦收得少,自己留着吃都不够,没多余的卖。”
阿澈皱着眉,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原料是大事,要是断了货,订单没法按时交付,就得违约,到时候损失就大了。他想了想:“你再扩大范围,问问更远的乡镇,比如隔壁县的农户,看看有没有存货。我也联系下粮食收购站,问问他们有没有燕麦卖。”
“好,我这就去问。”赵勇赶紧跑了出去。
阿澈也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存的几个粮食收购站的电话,挨个打。打了三个,都都说燕麦缺货,只有第四个收购站的老板说,他们库里还有一万多斤燕麦,但价格比农户的贵两毛五一斤,还得自己去拉。
阿澈算了算,贵两毛五一斤,一万多斤就得多花两千多块,但总比断货强。他赶紧说:“行,我要了,我今天下午就过去拉。”
挂了电话,阿澈松了口气,刚想给赵勇说这个好消息,手机又响了,是刘老板打来的:“阿澈,跟你说个事,下次的包装材料,得涨五分一盒,主要是纸价涨得太厉害,我也是没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