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邦、赵坤及其背后的保护伞相继倒台,父亲的冤屈得以昭雪。站在父亲的墓前,林枫心中没有预想的狂喜,反而是一片空茫。持续多年的复仇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吸附了他重生以来绝大部分的精力与目标。如今大仇得报,磁场消失,他需要为自己,为身边人,重新找到人生的航向。
“新生科技”已在工业软件领域站稳脚跟,成为了细分领域的领头羊。但与苏晚晴的感情,却在复仇期间因他的刻意疏远和保护而蒙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薄冰。苏晚晴理解他的苦衷,但长期的缺席和沉默,终究留下了隔阂。
一夜,林枫梦回了前世。不再是商业失败的惨痛,而是一个更早、更细微的画面:2008年,他还是个普通的程序员,一位关系极好的同事老周,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因家乡(并非震区)的泥石流灾害,痛失爱女。老周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后离职,杳无音信。梦中,老周抱着女儿照片痛哭的身影如此清晰,让林枫惊醒后心口仍隐隐作痛。
这个被尘封的记忆,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中的另一座宝库——那些他前世亲身经历或广泛关注过,但当时无力改变的天灾人祸。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天津港爆炸… 这些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关键节点,如同刻在他脑海里的数据库。
同时,作为前世浸淫互联网多年的从业者,他对未来几年的技术风口、商业模式变迁、甚至某些关键的政策节点,都有着超越时代的认知。共享经济、短视频崛起、新能源补贴政策、芯片“卡脖子”危机… 这些都是巨大的商机。
但这一次,林枫的心态已然不同。单纯的财富积累,已不是他的首要目标。他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先知”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力量——既能创造商业价值,又能切实地帮助他人,弥补前世的遗憾。
林枫首先想到的是老周的女儿。根据记忆,那场泥石流发生在2009年夏季的一个深夜,地点是邻省一个偏僻山村。直接预警?无人会信,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采取了更迂回的方式。通过“新生科技”的渠道,他以“支援偏远地区教育”为名,向那个山村小学捐赠了一批包括雨衣、手电、高频哨子在内的应急物资,并特意安排了一场简单的防灾演练,重点强调了夜间暴雨时向高处疏散的步骤。同时,他匿名向当地气象和地质部门邮寄了一份基于公开数据(但经过他“预见性”提炼)的地质隐患报告,指出了几个风险点,其中就包括老周家乡所在的山坡。
做完这一切,林枫只能等待。他深知,个人的力量在巨大的自然规律面前是渺小的,他只能播下一颗种子,祈求能改变那微小的概率。
在等待的同时,林枫开始勾勒“新生科技”的未来。他不再满足于在工业软件单一领域深耕,而是计划打造一个以“硬科技”为核心的生态圈。
1. 前瞻布局: 他力排众议,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秘密的“先进技术实验室”,提前数年开始投入研发后来在“卡脖子”领域大放异彩的技术,如EDA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业仿真软件的底层算法等。这些投入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甚至拖累了公司财报,但林枫目光坚定。
2. 模式创新: 他借鉴前世“开源”模式的精髓,将“新生科技”的一些非核心但实用的技术工具包开源,迅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形成了活跃的社区,既树立了行业口碑,也为未来构建生态系统打下了基础。
3. 战略投资: 他利用个人积累的资本,成立了一家小型投资公司,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专注于寻找那些拥有独特技术但缺乏资源和视野的初创团队。他凭借前世记忆,精准地投中了几家后来成为行业独角兽的企业,但其投资逻辑在外人看来却像是“运气好”或“人傻钱多”。
2009年夏,暴雨如期而至。林枫彻夜未眠,守着新闻。清晨,一条快讯弹出:邻省某山区因暴雨发生泥石流,因预警及时、疏散得力,无人员伤亡!
林枫长舒一口气,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涌上心头。他改变了至少一个家庭的命运!
然而,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过来。是老周!声音激动得语无伦次:“林总!谢谢!谢谢您!我老家村里人都说,多亏了您捐的那些物资和组织的演练,还有那个匿名报告…我女儿她…她本来那天晚上就在家啊!”
林枫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老周竟然知道了是他做的。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周如今竟是一家小型传感器研发公司的技术核心,他们研发的微型地质监测传感器,正苦于找不到应用场景和投资。
林枫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价值。这种传感器若能提前布设在灾害隐患点,结合他的算法,可以构建一套更精准的预警系统!这不仅是救更多的人,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存的蓝海市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