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山货集市,位于城市边缘靠近公路的一块空地上,规模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大。天刚蒙蒙亮,这里就已经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泥土、草药、牲畜以及各种山野气息。来自哀牢山、无量山等周边山区的乡民们,用背篓、箩筐或者直接在地上铺开油布,陈列着他们的收获:各种晒干的菌菇、奇形怪状的草药根茎、色彩斑斓的皮毛、活蹦乱跳的野禽,甚至还有一些被捆住四肢的猴子、穿山甲等活物,看得人眼花缭乱。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牲畜的叫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市井的活力与喧嚣。四人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摊位后的卖主,寻找着那种脸上刻满风霜、眼神锐利、带着山林气息的老猎人。
“这地方够热闹的!”王胖子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一个卖野蜂蜜的,凑过去用手指蘸了点想尝尝,被摊主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胡八一赶紧把他拉回来。
“胖子,办正事!”胡八一低声道,“注意看人,别光看东西。”
Shirley杨和张九歌则更关注那些卖药材和皮毛的摊位,这些通常是猎人和采药人主要的营生。他们假装对药材感兴趣,一边询问价格和功效,一边旁敲侧击地打听。
“老人家,您这三七成色真好,是哀牢山深处采的吧?”Shirley杨在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摊位前蹲下,拿起一块三七问道。
老者抬眼看了看Shirley杨,又瞥了瞥她身后的胡八一等人,慢吞吞地说:“女娃子好眼力,这是老山里的货,药性足。不过,再往里面,就不敢去喽。”
张九歌心中一动,接口道:“哦?为什么不敢去了?听说里面还有更好的药材。”
老者摇摇头,脸上露出和之前那些人相似的忌讳表情:“里面有‘脏东西’,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不能过界。我们只在外围转转,混口饭吃就行。”
类似的对话在不同的摊位重复着。这些常年在山边缘活动的人,确实比昆明城里的普通市民对哀牢山了解更多,但也同样坚守着那条无形的界限,对深入虫谷区域讳莫如深。报酬的诱惑虽然让他们眼神闪烁,但最终都被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压了下去。
时间接近中午,集市上的人流渐渐稀疏,不少摊主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四人碰头后,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失望。
“他娘的,这些老山民一个个比猴还精,说到里面就装哑巴。”王胖子有些烦躁地踢了踢脚下的石子。
胡八一眉头紧锁:“看来这条路也比想象中难走。他们对虫谷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就在几人感到一筹莫展,商量着是否要换个集市或者直接去周边乡镇碰运气时,张九歌的目光被集市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吸引。
那里蹲着一个老人,没有像其他摊主那样大声吆喝,面前只铺着一小块破旧的麻布,上面零零散放放着几块颜色暗沉、形状不规则的骨片,几根看起来像是某种动物牙齿做成的项链,还有一个用藤条粗糙编织的小篓,里面似乎装着一些干枯的草药。老人穿着一身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粗布衣服,上面沾满了泥点和草渍,头发胡子都花白而凌乱,脸上沟壑纵横,但一双眼睛却不像其他老人那般浑浊,反而透着一股历经沧桑后的锐利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他蹲在那里,就像一块沉默的石头,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最让张九歌注意的是,他暗中运转【望气】之术,发现这老人周身的气场与普通山民截然不同。普通山民的气场大多驳杂而微弱,带着劳作的辛苦和生活的烟火气。而这位老人,他的气场却异常沉凝,隐隐与周围的山林气息有着某种共鸣,仿佛他本身就是这大山的一部分。而且,在他的气场边缘,张九歌敏锐地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但本质却异常阴寒邪异的气息缠绕不去,那气息……与他之前买到的那个养蛊盒上的“蛊气”有几分相似,但又更加古老和隐晦。
“那边那个老人,有点不一般。”张九歌低声对胡八一等人说道,示意他们看向那个角落。
胡八一顺着目光看去,凭借他在战场上和倒斗时练就的直觉,也立刻感觉到这个老人的不同寻常。那是一种长期与危险共处、游走在生死边缘才能磨砺出的独特气质。
“去看看。”胡八一当机立断。
四人走了过去。王胖子看着摊位上那些“寒酸”的玩意儿,撇了撇嘴,刚想说什么,被胡八一用眼神制止了。
张九歌蹲下身,没有去看那些骨片和项链,而是直接拿起了那个藤条小篓,里面是一些干枯的、呈暗紫色的草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类似薄荷混合着某种腥气的怪异味道。
“老师傅,请问这是什么草药?”张九歌客气地问道。
老人抬起眼皮,看了张九歌一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杨,声音沙哑地开口,带着浓重的、难以辨清的方言口音:“‘鬼哭芋’,辟瘴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鬼吹灯:我是观山太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