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的司马苏勖也上前一步,沉声说道:“殿下,房驸马所言甚是。太子如今圣眷正隆,锋芒毕露,我等暂避其锋芒,亦非不可。所谓此消彼长,他今日得意,焉知明日不会失意?我等只需静待时机,寻找其破绽,再予以雷霆一击,方是上策。”
听了众人的劝说,李泰胸中的怒火虽然依旧翻腾,但也渐渐冷静下来几分。他知道,苏勖说的有道理。现在太子风头正劲,自己若是硬碰硬,恐怕讨不到好果子吃。
“静待时机……静待时机……”李泰咬牙切齿地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好!本王就再忍他一时!太子,你给本王等着!总有一天,本王要让你知道,谁才是父皇最优秀的儿子!谁才是大唐真正的储君!”
他狠狠一拳砸在桌案上,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找机会,将今日所受的屈辱,加倍奉还给太子承乾!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长安城的天气,也是逐渐步入盛夏。
这一日,东宫之内,迎来了刚刚从交州凯旋归来的平南行军副总管苏定方,以及先锋薛仁贵等一众白虎军的主要将校。
他们风尘仆仆,身上还带着南疆的硝烟与湿热气息,但眉宇间却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与喜悦。
林尘在东宫正殿接见了他们。
“末将苏定方(薛仁贵),参见太子殿下!”苏定方和薛仁贵等人,一见到林尘,立刻单膝跪地,行此大礼,声音洪亮,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激。
他们心中都非常清楚,此番南征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取得大胜,太子殿下那神鬼莫测的“热气球”居功至伟!若非有此神物相助,他们恐怕还在那十万大山之中,与獠人苦苦纠缠,胜负难料。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林尘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亲自上前,将苏定方和薛仁贵一一扶起,“诸位将军为国征战,扬我大唐天威,辛苦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此番南征,诸位将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一举荡平獠人叛乱,解救万民于水火,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本宫已经奏请父皇,对诸位将军论功行赏,绝不辜负诸位的一片忠勇之心!”
“谢殿下隆恩!”苏定方等人再次齐声谢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林尘又勉励了他们几句,询问了南疆的一些风土人情和战后事宜,并对白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一番嘉奖与勉励之后,苏定方和薛仁贵等人心满意足地退了下去。
等苏定方他们离开后,林尘正准备处理一些东宫的事务,一名内侍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禀报道:
“启禀殿下,宫外传来消息,原礼部尚书、太子太师王珪,于今日清晨……病逝了。”
林尘闻言,微微一怔。
王珪,这位前朝便已名满天下的鸿儒,也是大唐开国的功臣之一。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曾担任过太子李建成的老师,后来又被李世民任命为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等职,晚年更是官至礼部尚书,虽然并未实际教导过李承乾,却被加封为太子太师。
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林尘虽然接触不多,但也素闻其名。他的去世,对于大唐朝堂而言,无疑是一件不小的损失。
“知道了。”林尘点了点头,心中暗忖,王珪去世,按照礼制,朝廷必有哀荣,自己身为太子,恐怕也要有所表示。
与此同时,王珪病逝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魏王府。
李泰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轻叹了一口气:“王太师……也走了。唉,朝中又少了一位元老重臣啊。”
李泰年少时,王珪曾奉李世民之命,教导过他经史文章,算得上是李泰真正的授业恩师之一。因此,对于王珪的去世,李泰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惋惜和伤感的。
然而,一旁的杜荷,听到这个消息后,眼中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精光。他眼珠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凑到李泰身边,低声说道:
“殿下,王太师虽然不幸仙逝,但此事……对殿下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啊!”
“哦?此话怎讲?”李泰闻言,有些不解地看向杜荷。
杜荷压低了声音,献策道:“殿下,王太师德高望重,乃是朝廷元老,其丧事规格必然极高。按照礼制,这等重臣的祭祀,一般都是由储君,也就是太子殿下,作为主祀,率领文武百官进行。但是……”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这一次,情况却有些不同!王太师生前,曾是殿下您的老师!您与王太师,有着师生之谊!这一点,满朝文武,乃至陛下,都是知道的!您若是此刻上奏陛下,请求亲自为王太师主祀,以尽弟子之礼,陛下定会龙颜大悦,称赞殿下您孝心可嘉,尊师重道!”
李泰听了杜荷这番话,眼睛不由得一亮!
他立刻明白了杜荷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请陛下称太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请陛下称太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