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阴阳交感,万物化生。道家修行,旨在顺应自然,调和阴阳,以达天人合一之境。《龙吟铁布衫》者,以龙象之威严刚猛,结合道家吐纳、导引之法,锤炼肉身,坚固筋骨,成就金刚不坏之躯。此功法共分十三重,每重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皆以道家深厚理论为基,融合经脉运行之妙理。
总诀开篇
心若止水,神意内敛。入静之道,为修行之首。摒弃杂念,如渊停岳峙,方能内观自身,洞察经脉气血之流转。初修之时,先调呼吸,使气沉丹田。丹田者,气之海,生命之根。吸气时,意想清气自天地而入,沿周身毛孔吸纳,汇聚于丹田;呼气时,浊气自丹田而出,由口鼻排出,如云雾消散。如此吐纳,使气息匀、细、深、长,为后续修行奠定基础。
顺应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人身亦具阴阳,五脏属阴,六腑属阳。《龙吟铁布衫》修行需顺应阴阳变化,调和脏腑。白昼为阳,宜动功修炼,引阳气以壮体魄;夜晚为阴,宜静功内养,敛阴气以滋脏腑。阳动之时,以意领气,使气行于阳经,如龙之腾跃,充满活力;阴静之际,意守丹田,气养于阴经,似龙潜深渊,宁静深沉。
经脉锤炼
人体经脉,如江河网络,气血运行其中。《龙吟铁布衫》通过特定功法,激发经脉气血,强化其韧性与活力。督脉为阳脉之纲,统领一身阳气;任脉为阴脉之海,总摄一身阴气。修行时,以气冲督脉,使阳气上升,如龙吟九霄,振奋精神;再引气归任脉,使阴气下降,似龙潜海底,滋养身心。十二正经,分别对应脏腑,气行其间,滋养脏腑,增强其功能。奇经八脉,为调节气血之关键,修炼至一定程度,使奇经八脉畅通无阻,气血周流不息。
龙象之力
龙,为天地灵物,象征阳刚、威严、灵动;象,代表沉稳、厚重、有力。《龙吟铁布衫》修行者需效法龙象,汲取其特质。以龙之意念,激发自身阳刚之气,使动作刚猛有力,气势磅礴;以象之沉稳,稳固身心根基,修炼时心无旁骛,专注精进。如此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成就非凡体魄与定力。
循序渐进
修行之路,如登高山,需一步一个脚印。《龙吟铁布衫》十三重,每重皆有其独特之法与境界。初修者不可急于求成,应稳扎稳打,逐步提升。每突破一重,皆需巩固根基,使气、血、神三者和谐统一。待根基稳固,方可迈向更高层次。否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就高深境界。
十三篇修行经文
第一篇:《初入静念章》
静以修身,念以养神。初习《龙吟铁布衫》,先求入静。择一静谧之处,盘坐而息。双目微闭,舌抵上颚,放松全身肌肉。以一念代万念,专注于呼吸之间。吸气时,感受清气入体,如春风拂面;呼气时,体会浊气排出,似阴霾消散。此章旨在使修行者平定心神,排除杂念,为后续修行营造良好心境。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待心能静、念能守,方可进入下一重修行。
第二篇:《气沉丹田章》
丹田者,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当心境宁静,专注于气沉丹田之法。吸气时,以意引气,缓缓下行至下丹田(脐下三寸处)。想象丹田处有一温暖气团,随着呼吸逐渐壮大。呼气时,气团安稳不动。初时,气感可能微弱,需耐心练习。待气能沉稳于丹田,可尝试在日常活动中保持气沉丹田之状态,如行走、站立时,皆意念丹田,使气不外泄。此章为功法筑基之关键,气沉丹田稳固,方能为后续修炼提供充足能量。
第三篇:《通督启阳章》
督脉,阳脉之纲领,总督一身之阳气。修行至此,开始尝试以气冲督脉。吸气时,提肛收腹,以意领气,从尾闾(脊椎最下端)开始,沿督脉缓缓上行。经过命门、夹脊、玉枕等穴位,直至百会(头顶正中)。此过程需缓慢、沉稳,不可急躁。呼气时,气沿任脉自然下行至丹田。初通督脉,可能会有酸胀、麻热之感,此为正常现象。反复练习,使督脉通畅,阳气生发,如龙之昂首,精神抖擞。每日练习次数可逐渐增加至三次,每次三十分钟左右。
第四篇:《引气归任章》
任脉,阴脉之海,总摄一身之阴气。在督脉通畅后,注重引气归任。吸气时,气仍沿督脉上行至百会;呼气时,以意引导,使气从百会沿任脉下行,经过膻中(两乳之间)、神阙(肚脐),回归丹田。如此循环往复,使阴阳二气在任督二脉间周流不息。此章强调阴阳调和,气在任督二脉的顺畅流转,能滋养脏腑,平衡阴阳,使身体达到内稳外健之态。每次练习时间可延长至四十分钟,早晚各一次。
第五篇:《龙形初现章》
龙,灵动矫健,气势非凡。此重修行,效法龙形。结合呼吸与动作,模仿龙的腾跃、盘旋之姿。吸气时,如龙抬头,身体向上伸展,气贯全身;呼气时,如龙摆尾,身体下沉,气归丹田。动作刚柔并济,刚时如龙腾九霄,威猛有力;柔时似龙游浅底,灵活自如。此章通过龙形动作,进一步激发体内阳气,增强身体协调性与力量。练习时,每个动作应缓慢、连贯,呼吸与动作紧密配合。每日练习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一小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千功法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万千功法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