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偶尔闪过,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呼。
书店门外,市广播电台的记者正举着话筒,采访排队的人群:“同志,您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排队买唐雪华同志的书?”
“这书写得好啊!紧跟形势,鼓舞人心!”受访者对着话筒大声回答,声音被秋风送出去很远。
签售间隙,几位穿着更为考究深色中山装、气度沉稳的中年干部,几个知情人一眼就看出他们是市里宣传部门和文化单位的领导。
在张主任的陪同下,特意走到签售台前,与唐雪华亲切握手。
“雪华同志,辛苦了!”为首的领导笑容可掬。
“新书反响非常热烈!市里决定,下周在文化宫礼堂为你举办一场专题报告会,向全市文艺工作者介绍创作经验!”
这不仅仅是销售的成功,更是官方对她作品价值和政治站位的最高肯定。
唐雪华连忙起身,脸上泛起恰到好处的谦逊红晕,心中却充满了“登顶”般的满足感。
唐雪华低头签名时,目光扫过自己白皙、保养得宜的手,以及那支锃亮的英雄钢笔。
她几乎能触摸到那不断攀升的销售数字带来的灼热温度。
巨大的喜悦如同温暖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她的心房,几乎让她眩晕。
赢了!
赢得如此彻底,如此光芒万丈!
她终于将几个月前风采大赛的阴霾,将那个远在风沙里、灰头土脸的陈媛媛,远远地、狠狠地抛在了身后。
她的名字,唐雪华,此刻就是文化界最耀眼的新星。
陈媛媛和她那点风沙里的执着,此刻显得多么遥远而可笑。
陈媛媛和唐雪华各自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差不多小半年,陈媛媛在西北边陲,风雨兼程。
唐雪华在各大城市之间奔波。
她的新书,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新书签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成功在京市达到了顶峰。
狂热的人群像潮水一般一浪一浪地蜂拥而来。
唐雪华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一次看陈媛媛那什么跟自己比。
“唐老师。”
这时,一个清澈、带着点学生气的声音在嘈杂中响起,不高,却异常清晰。
唐雪华下意识地抬眼。
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简单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女孩。
女孩没有递上唐雪华的新书,而是将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质地略显粗糙的宣传页轻轻放在签售台上,小心翼翼地推到她面前。
“您知道陈媛媛吗?”女孩的声音很平静,像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总政治部刚刚在各大军区也发新书了,这是宣传页。”
唐雪华脸上的完美笑容瞬间僵住了一瞬。
陈媛媛?
新书?
又是她?
在这个时刻?
阴魂不散!
在这属于自己胜利的时刻,她竟然用这种方式,从千里之外把戈壁的风沙灌了进来!
她恨不得立刻撕掉那张碍眼的纸片。
她能感觉到自己握着钢笔的手指猛地收紧了,指甲掐进了掌心。
然而,周围无数双眼睛和闪烁不停的镜头如同无形的绳索,将她牢牢钉在原地。
她强迫自己维持着最后的风度,目光冰冷地垂下,落在那张展开的宣传页上。
上面印着一张大幅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望不到边际的、荒凉的戈壁滩。
陈媛媛就站在风沙的中心。
她指缝里似乎也嵌着沙粒。
她正低头看着采访本,眉头微蹙,像是在辨认风沙中写下的潦草字迹。
“唐老师,”那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像一把小锤子,精准地敲打在唐雪华的神经上。
“陈媛媛这本书,讲的是大西北守边士兵的真实故事,特别朴实,也特别……有力量。”
女孩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目光坦诚地迎向唐雪华,“跟您书里的那些似乎……不太一样。”
空气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
唐雪华维持着俯视宣传页的姿势,如同被施了定身咒。
短暂的安静后,女孩没有多说就离开,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喜欢七零退婚后,大小姐为国效力赢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零退婚后,大小姐为国效力赢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