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的公车从大年初二开始,便装着大喇叭全镇不断循环通知:
上阳市第一戏剧团于正月初八到洛水镇慰问演出,演出时间下午2点到5点,演出场地在东桥村城隍庙,望广大村民踊跃参加。
庙会往年也都有举办,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全镇宣传。
初八中午十二点,刚吃完午饭,吉如意就收拾着准备去庙会。
“安安,妈妈要去东桥赶庙会,你去不去?”吉如意问儿子。
“妈,庙会是干嘛的?”
“里面有唱戏的,有卖小吃的,有卖杂货的,还有人们可以去拜城隍爷求求平安。”吉如意回答道。
“听着挺有意思的,我也想去。”张忆安满心好奇。
“好啊,不过去的时候得搬上板凳,那边没有坐的东西。”吉如意说。
“知道了,妈,我去喊萤萤一起去看。”张忆安搬起小板凳就出了门。
“到文化广场下面河边集合啊,那边有船送我们过河。”吉如意喊道。
“知道啦,知道啦。”
吉如意微笑着自言自语:“看来咱家安安很喜欢萤萤呀,以后要是跟玉娟成亲家了,也怪不错嘞。”
刚到门口,碰到了李宇轩出门,张忆安问道:“宇轩,你干嘛去?”
李宇轩回道:“我去荥州我爸爸那里,待到元宵节再回来。你这搬个小板凳,是干嘛去?”
“我去东桥赶庙会。”张忆安回道。
“就那个咿咿呀呀的唱大戏啊,我才不去,我是一点儿都听不懂。”李宇轩笑着说。
“我也听不懂,但是放假也没事,去那边玩呗。”张忆安挠挠头说。
跟李宇轩告辞后,张忆安来到郁萤家里,郁萤也刚吃完饭。
“忆安,你搬个板凳准备干嘛去?”郁萤指着张忆安手里的板凳问道。
“东桥那边有庙会,我们一起去看吧。”张忆安说。
郁萤不解地问:“庙会是啥?东桥又在哪?”
“东桥村在河对面,庙会就是城隍庙那边办的,有吃的,玩的,还有唱大戏的。”
郁萤想了一下,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说:“忆安,我也要和你一起去。”
然后她就哒哒地跑回爸妈房间,拉着杨玉娟的胳膊甩着撒娇,“妈妈~妈妈~”
“怎么了?乖女儿。”杨玉娟捧起郁萤的脸蛋儿。
“妈妈~我要和忆安一起去东桥赶庙会。”郁萤贴在杨玉娟的怀里。
杨玉娟宠溺地摸着郁萤的头发,“那边人太多,来,妈妈帮你扎个丸子头,你再和忆安一起去吧。”
等郁萤离开后,郁有为跟杨玉娟讲:“玉娟,女儿现在都长大了,跟忆安关系这么好,只怕将来会越来越依赖啊。”
杨玉娟不屑地回道:“那咋了,我就稀罕忆安,将来咱家女儿嫁给忆安我也乐意。”
郁有为长长地叹了一声气。
今天的郁萤穿着一身桔色羽绒服,扎着丸子头,依旧的可爱。
“忆安,你猜我手里是啥?”她伸出右手,向下握着小拳头。
“我猜……嗯~是大白兔奶糖。”
“切,没意思,一下就被你猜对了,既然猜对了,那就给你吧,你一颗我一颗。”
郁萤剥下一颗放进了嘴巴里。
“哈哈~萤萤,你天天吃糖,小心蛀牙。”
“哼!你才得蛀牙。”
“我得蛀牙,也是怪你天天投喂的。”
“嘻嘻~”
郁萤搬着一个折叠小板凳,跟在张忆安的后面。
两个小小的人,一前一后走在小小的巷子里。
道路两边厚厚的雪层下笼罩着下一个丰年,冻着的泥土中藏匿着待吐的草木新春。
远山起伏的轮廓被雪雾柔化,仿若水墨画中晕开的留白。
等待开船的码头上挤得外三层里三层,他们被人群堵在了后面。
“萤萤,跟紧我,我带你挤进去。”张忆安回过头对郁萤说。
“这样子不太好吧。”郁萤一脸纠结的样子。
“没事的,你看这边这么多的人,他们不也都没有整整齐齐地排队?”张忆安指着混乱的人群。
“额……”
郁萤正在“额”着考虑呢,就被张忆安一把抓起左手,往里面挤。
张忆安在前面见缝插针,郁萤在后面跟着一个劲儿地道歉。
“对不起,姨姨。”,“叔叔,不好意思。”
大人们被挤得本来心里挺窝火,回头一看,原来是可爱的郁萤,便微笑着腾出路来。
很快两人挤到了最前方,两人小心翼翼、板板正正的站在岸边,因为再进一步就要掉进水里。
熙熙攘攘的声音持续了约半小时,接驳的轮船驶了过来。
船板与岸边有大概30公分高度,张忆安先跨上去,然后接过板凳,再将郁萤拉上来。
不久,船板上站满了人,张忆安往水面看去,只见船身吃水马上就要到了围栏位置,不由得担心是不是超载了。
随着柴油机“嘟嘟嘟”的轰鸣声,轮船摇摇晃晃的行驶在河面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你个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你个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