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的晨鼓刚刚响过,长安城一百零八坊的坊门在晨光中次第开启。李承乾披了件素色圆领袍,腰间只系一条普通的牛皮革带,脚踩乌皮六合靴,带着杜荷和两名扮作家仆的千牛卫,悄然出了东宫侧门。这是他每月朔望日固定的"微服私访"日子,抛却太子身份,亲身体验市井生活。
"殿下,今日先去何处?"杜荷牵来几匹不起眼的青骢马,低声问道。这位东宫属官如今也学会了市井做派,特意换了身半旧的褐色缺胯袍。
"先去西市尝尝新开的胡饼铺。"李承乾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听说是个龟兹来的厨子,用安息茴香调馅,别有风味。再去看看国子监新开的书肆,午后到城南织坊转转。"
晨雾中的长安城渐渐苏醒。坊墙内炊烟袅袅,街边卖朝食的摊贩已经支起棚子。几个挑着新鲜菜蔬的农夫与他们的马队擦肩而过,完全没认出这位便是当朝太子。
西市此时已是人声鼎沸。胡商们支起彩棚,摆出来自波斯的透光琉璃器、天竺的胡椒与龙涎香、大食的细密织毯。叫卖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各色口音的汉话。那家挂着龟兹文招牌的胡饼铺前排着长队,刚出炉的芝麻香气飘出半条街去。
"客官新来的?"排在前头的老丈拄着枣木杖,热情搭话。老人粗布衣衫上沾着面粉,看样子是个面点师傅。"这家的胡麻饼要配羊杂汤才够味。那汤头用西域香料炖了整夜,配上新摘的芫荽,啧啧..."
李承乾笑着应和,很快与周围百姓攀谈起来。从老丈口中得知,自从海上商路大开,长安西市的胡商多了三成,物价却降了两成。"就说这胡椒,"老丈压低声音,"去岁还要五十文一合,如今三十文就能买到上好的。"
旁边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插嘴:"多亏太子殿下改良织机,某在官坊做工,月钱比去年多了五百文哩!家里婆娘前日刚买了匹扬州细绢,说是比往年便宜三成。"
李承乾故作惊讶:"太子竟懂这些工匠活计?"
"嘿!客官有所不知。"工匠来了兴致,"太子殿下在将作监待了整整三个月,亲自画图改良织机。如今咱们用的新式织机,一人能抵过去五人干活。官坊按件计酬,工钱自然水涨船高。"
排了半个时辰,终于买到热腾腾的胡麻饼。面饼外酥里嫩,夹着用安息茴香、胡椒调味的羊肉馅,咬一口便汁水四溢。李承乾边走边吃,忽然瞥见巷口新开了家"波斯澡堂",白墙上用靛蓝画着异域花纹,门前石阶洒扫得一尘不染。
"走,去体验一番。"李承乾兴致勃勃。这是大食商人所建,引骊山温泉水入室,还提供一种叫"肥皂"的去污奇物。花二十文钱买了木牌,穿过绘有异域美女的屏风,便见一方丈许见方的浴池,池底铺着彩色琉璃砖,热气氤氲中泛着梦幻的光泽。
泡在温暖的池水中,他听着周围商贾闲聊——
"听说泉州港新到一批拜占庭玻璃器,价比去年跌了三成。某家掌柜说了,若是成色好,要进上三百件..."
"你那香料生意算什么?我家主公刚投了五千贯在太子殿下的南洋船队,说是要去什么'狮子国'贩象牙..."
"啧啧,如今平康坊的胡姬都会背《诗经》了,说是译语堂教的。昨晚在醉仙楼,那个波斯小娘子竟能对着明月吟'窈窕淑女',把一屋子举子都镇住了..."
这些市井闲谈,比任何奏报都真实地反映着大唐的变化。出浴后,侍者奉上一种淡黄色的膏体,抹在身上竟能搓出泡沫,洗净后肌肤清爽滑腻。李承乾记下这"肥皂"的妙用,打算让将作监仿制。
换上备好的细麻布衫,一行人又变成了寻常富家公子模样。时近正午,来到国子监附近的"文华书肆"。这是活字印刷术推广后涌现的新行当,三间门面打通,樟木书架上堆满各式书籍。最显眼处摆着新刊印的《齐民要术》,标价仅二百文,几个身着粗布长衫的寒门学子正凑钱合买。
"店家,有新出的《南海风物志》么?"
"巧了!今早刚送到。"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人,从柜台下取出一册蓝布封面的书,"这可是太子殿下亲自主持编纂的,记载了三百多种海外奇珍。您看这插图,"他翻开内页,"连珊瑚树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一套三册,只要一贯钱。"
李承乾接过书细看,只见内页用上等宣纸印刷,墨色均匀,配图精细。记载的一种叫"菠萝蜜"的南海水果旁,还详细标注了食用方法和保存技巧。这样的书籍,三年前抵得上寻常百姓半年收入,如今已降至几日工钱就能购置。知识的门槛降低,才是真正的盛世气象。
离开书肆时,正遇上一队国子监生员结伴而来。他们热烈讨论着新出的《格物初阶》,那是李承乾命人编撰的科普读物。为首的监生手持圆规,正在比划什么"勾股定理"。
转过街角,一家挂着"杏林春"匾额的医馆门前排着长队。这是太医署下属的惠民医局,青砖门脸上贴着孙思邈亲题的"大医精诚"四字。排队的大多是布衣百姓,有个妇人抱着啼哭的幼童,正在接受一位女医师的诊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