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顷年乘事回薄,遂果饕非次,既足贻诮明时,又亦取愧朋友
- 解析:“顷年”指近年来,“乘事回薄”表示遭遇时运不佳。“饕非次”意思是得到了超出自己应得的职位,谢庄认为自己近年来意外获得了不该有的官职。他觉得这样的情况在圣明的时代足以让人嘲笑,也会让朋友为自己感到羞愧。这里体现出谢庄对自身官职的清醒认识,他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一职位,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反映出他对自身品德和声誉的重视。
3. 前以圣道初开,未遑引退,及此诸夏事宁,方陈微请
- 解析:“圣道初开”指新朝刚刚建立,政治局面初定,百废待兴。此时谢庄因忙于应对新朝事务,没有闲暇时间提出引退的请求。“诸夏事宁”表明国家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这时他才向朝廷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官的微小请求。此句清晰地说明了他未能及时辞官的原因,以及在局势稳定后才提出请求的缘由,体现出他对朝廷局势的考量以及自身的谨慎态度。
4. 款志未伸,仍荷今授,被恩之始,具披寸心,非惟在己知尤,实惧尘秽彝序
- 解析:“款志未伸”指他辞官的恳切心意未能得到回应。“仍荷今授”表示仍然接受了现在的官职任命。在接受这份恩遇之初,他就向朝廷详尽地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想法。他不仅自己深知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更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会玷污朝廷正常的秩序。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安,一方面感恩朝廷的任命,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感到担忧,凸显出他对朝廷秩序和自身职责的敬畏之心。
5. 禀生多病,天下所悉,两胁癖疾,殆与生俱,一月发动,不减两三,每至一恶,痛来逼心,气余如綖
- 解析:谢庄称自己生来就体弱多病,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两胁癖疾,殆与生俱”说明两胁的疾病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每个月这种疾病发作不少于两三次,每次病情严重时,疼痛难忍,几乎逼近心脏,呼吸微弱得如同丝线一般。此句通过详细描述疾病的发作频率、痛苦程度和对身体机能的严重影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所遭受的病痛折磨,为其请求辞官养病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
6. 利患数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
- 解析:“利患”可能指其他疾病(结合上下文推测,此处“利”字或为错讹,有学者认为应为“痢”,指痢疾之类疾病),多年来遭受多种疾病的困扰,已经发展成难以治愈的痼疾。“吸吸惙惙”形容呼吸急促、微弱的样子,他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气。这几句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对他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突出了病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加深了读者对他艰难处境的同情。
7. 恒居死病,而不复道者,岂是疾痊,直以荷恩深重,思答殊施,牵课尫瘵,以综所忝
- 解析:他长期处于疾病缠身、如同濒临死亡的状态,却一直没有提及辞职,并非疾病有所好转,而是因为承受了朝廷深厚的恩情,想要报答这份特殊的礼遇。所以即便身体极度虚弱(“尫瘵”形容极度瘦弱、疾病缠身),仍勉强支撑,负责处理自己所担任的职务。此句深刻体现了谢庄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尽管身体不堪重负,但出于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仍坚守岗位,进一步说明他求退并非出于懈怠,而是实在难以支撑。
8. 眼患五月来便不复得夜坐,恒闭帷避风日,昼夜愍懵,为此不复得朝谒诸王,庆吊亲旧,唯被敕见,不容停耳
- 解析:从五月开始,他又患上眼疾,以至于不能在夜间久坐。为了缓解眼疾,他常常要拉上帷幕,躲避风和阳光。由于眼疾的影响,他整天昏昏沉沉(“愍懵”形容迷糊、昏乱的状态),因此无法去朝见诸王,也不能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或吊唁活动。只有在皇帝下令召见时,才不得不前往。此句详细描述了眼疾对他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严重限制,进一步说明疾病给他带来的诸多不便,使他请求退职养病的理由更加充分。
9. 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持此苦生,而使铨综九流,应对无方之诉,实由圣慈罔已,然当之信自苦剧
- 解析:近期他已经数十天无法接见宾客,在如此痛苦的生活状态下,却还要负责选拔人才(“铨综九流”),应对各种纷繁复杂、毫无头绪的事务(“无方之诉”)。他深知这是因为皇帝的恩慈没有限度,但自己承担这些职责实在是痛苦万分。此句将他身体的痛苦与繁重的工作职责相对比,突出了他处境的艰难,再次表明他请求辞官是因为实在难以承受当前的工作压力。
10. 若才堪事任,而体气休健,承宠异之遇,处自效之途,岂苟欲思闲辞事邪
- 解析:谢庄假设,如果自己才能足以胜任事务,并且身体强健,能够承受皇帝特殊的恩宠,处于能够为朝廷效力的状态,那肯定不会随意地想要贪图清闲而辞去官职。此句从反面强调了他请求辞官并非是想偷懒,而是由于身体原因实在无法继续履职,进一步表明他求退的无奈与诚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诗词一万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