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篇
张华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习习祥风,启滞导生。
千葩含萼,百卉敷荣。
翳翳纤条,绿藻交茎。
游鳞瀺灂,翔鸟嘤鸣。
灵圃耀华,清流凝澄。
服美车光,骏足沛腾。
鸾旗云舒,翠盖华旌。
微风扇林,暖日映庭。
嘉宾在席,巾服鲜明。
玄谈高论,聋聩心醒。
八音迭奏,丝竹谐声。
酒酣耳热,逸思遄征。
称寿献觞,祝主长宁。
……
赏析:
《上巳篇》是张华创作的一首描绘上巳节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上巳节时万物生机勃勃、人们欢乐祥和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一、主题思想
1. 赞美春日生机:诗歌开篇至“清流凝澄”,着力描绘暮春时节的自然美景。从滋润万物的春雨、吹拂大地的祥风,到含萼待放的花朵、繁茂生长的植物,再到游弋的鱼儿、翱翔的鸟儿,诗人全方位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
2. 展现节日欢乐:“服美车光”至结尾,描绘了上巳节人们出行游乐的场景。人们穿着华服、乘坐豪车,嘉宾相聚,高谈阔论,欣赏音乐,饮酒作乐,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描写,展现出上巳节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人们生活的富足。
3. 表达美好祝愿:诗歌结尾“称寿献觞,祝主长宁”,众人向主人敬酒,祝愿其长久安康,这不仅是对上巳节聚会主人的美好祝福,更升华到对美好生活、长久安宁的祈愿,体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人将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与上巳节人们的欢乐活动紧密结合。先以大量笔墨勾勒出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后描写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欢度节日,使得景中含情,情因景生,情景交融,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节日的欢快氛围。
2. 层次分明:诗歌结构清晰,层次井然。先点明时间和气候特点,接着依次描绘植物、动物、自然景观,再叙述人们的穿着、出行及聚会活动,最后以祝愿作结。从自然到人事,从景物描写到情感表达,层层递进,有条不紊地展现了上巳节的全貌。
3.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描绘场景,使诗歌极具画面感。如“祁祁”“习习”“翳翳”等叠词,生动地表现出春雨、春风、枝条的状态;“瀺灂”“嘤鸣”等拟声词,形象地描绘出鱼儿游动、鸟儿鸣叫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4. 动静结合:在描写中注重动静结合。“千葩含萼,百卉敷荣。翳翳纤条,绿藻交茎”是静态描写,展现春日植物的繁茂;“游鳞瀺灂,翔鸟嘤鸣”则为动态描写,描绘鱼游鸟飞的活泼场景。动静相衬,使春天的景象更加鲜活生动。
三、文化内涵
上巳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祓禊仪式,以消除不祥,同时进行踏青、宴饮等活动。张华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上巳节的节日习俗和文化风貌,为后人了解古代的节日文化提供了生动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
解析:
1.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 解析:此句点明诗歌所描绘场景的时间与气候特征。“暮春”表明时节已至春季尾声,虽春光将尽,但仍保留着春日的蓬勃生机与温暖气息。“元日”特指农历每月初一,强调这一天的特殊性,给人一种新的开始之感。“阳气清明”描绘出此时天气状况,阳气充足且清爽明朗,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欢快、宜人的氛围,如同为画卷铺陈了明亮的底色,让读者对后续的描绘充满期待。
2.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 解析:这两句聚焦于春雨的描绘。“祁祁”一词生动地刻画出春雨舒缓、绵密的状态,并非倾盆而下的急促,而是轻柔、细密地洒落人间,如同大自然温柔的抚摸。“甘雨”,即滋润万物的好雨,突出了春雨对世间万物生长的滋养作用,宛如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大地。“膏泽流盈”进一步强调雨水的充沛,滋润大地的恩泽四处流淌,充足而充盈,使得世间万物皆能充分汲取养分,为后续万物蓬勃生长的描写埋下伏笔,展现出春天生命复苏的基础。
3. 习习祥风,启滞导生。
- 解析:诗句转向对春风的描写。“习习”形象地表现出微风轻轻吹拂的姿态,给人以柔和、舒适之感,仿佛是大自然温柔的拥抱。“祥风”赋予风祥瑞的意义,暗示这股风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舒适,更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启滞导生”运用拟人化手法,将风赋予开启停滞事物、引导万物生长的能力,生动地展现出春风在春天里的重要作用,它如同大自然的使者,唤醒沉睡的生命,引领万物迈向生长繁荣,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诗词一万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