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今我圣皇,赫然斯怒
- 解析: “今我圣皇”将视角从周朝拉回到晋朝,“圣皇”体现了诗人对晋朝皇帝的尊崇,暗示皇帝如同古代圣明君主一般。“赫然斯怒”,“赫然”形容盛怒的样子,“斯”为语气助词,此句生动地描绘出晋朝皇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侵扰,内心充满愤怒,表明皇帝对国家领土完整和百姓安危的重视,也彰显了皇帝扞卫国家尊严的决心。
6. 爰整其旅,如鹰如鹯
- 解析: “爰”在这里是文言助词,无实际意义,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整其旅”表示皇帝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准备迎击外敌,突出行动的迅速与果断。“如鹰如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晋朝军队比作“鹰”和“鹯”(两种猛禽),形象地展现出晋军的勇猛、迅猛,如同鹰鹯扑食般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攻击性,体现了晋军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信念。
7. 截彼朔土,因以骋武
- 解析: “截”有拦截、阻断之意,“彼”指代外敌,“朔土”指北方的土地,这里指晋朝北方边境地区。“因以骋武”中,“骋”有施展、发挥之意,“武”指武力、军事力量。此句表明晋朝军队将在北方边境展开军事行动,拦截来犯之敌,并借此充分施展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显示出晋朝军队主动出击、扞卫边疆的决心和信心。
8. 截彼朔土,乃执丑虏
- 解析: 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强调军事行动的目标。“乃”表示于是、就,“执”即捉拿、擒获,“丑虏”是对敌人轻蔑的称呼。意思是晋朝军队在北方边境拦截并击败外敌后,要将敌人擒获,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表达了晋朝军队对取得战争胜利、彻底解决边疆威胁的坚定信念。
……
句译:
1. 在昔周室,亦有猃狁:
从前的周朝,也面临着猃狁的侵扰。
2. 宣王中兴,用伐猃狁:
周宣王实现周朝中兴,对猃狁展开征伐。
3. 诗人歌之,以袪其愤:
诗人们创作诗歌歌颂此事,来排解心中因猃狁侵扰而生的愤懑。
4. 既克猃狁,孔修文德:
战胜猃狁之后,大力推行文德教化。
5. 今我圣皇,赫然斯怒:
如今我们圣明的皇帝,对此事盛怒不已。
6. 爰整其旅,如鹰如鹯:
于是整顿军队,军队就像鹰和鹯一样勇猛。
7. 截彼朔土,因以骋武:
在北方的土地上拦截敌人,借此施展强大武力。
8. 截彼朔土,乃执丑虏:
在北方的土地上拦截敌人后,就擒获那些可恶的敌虏。
……
全译:
回溯往昔,在周朝统治之时,同样遭受过猃狁的滋扰侵犯。
周宣王在位时,使周朝迎来中兴局面,他果断采取行动,出兵征伐猃狁。
当时的诗人们纷纷创作诗歌,来歌颂这一壮举,以此抒发因猃狁长期侵扰而积压在心中的愤懑之情。
在成功战胜猃狁之后,周朝紧接着大力推行文德教化,致力于从文化与德政方面巩固胜利成果,稳定国家局势。
时光流转至当下,我们圣明的皇帝,面对边疆类似的侵扰状况,不禁勃然大怒。
皇帝立即下令整顿军队,准备御敌。经整顿后的军队,士气高昂,犹如雄鹰与鹯鸟一般,勇猛无畏,充满了战斗力。
这支强大的军队开赴北方边境,在那片土地上拦截来犯的敌人,借此机会充分施展自身强大的武力。
最终,在北方边境成功阻击敌人后,顺利擒获那些可恶的敌虏,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诗词一万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