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患之虞”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议事厅内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浇灭大半。老农们脸色煞白,眼中充满了恐惧。农官们也忧心忡忡,交头接耳。
“此言当真?”李薇强自镇定,追问星官,“有何依据?”
星官躬身:“回太后,其一,去岁关中大旱,虽得缓解,然旱情伤及地气,今春回暖偏早,地气燥热;其二,冬雪偏少,未能有效冻杀虫卵;其三,今春以来,田野间蝼蛄、土蝗(蝗虫幼虫)之数,远多于常年!其四,昨夜观星,心宿(天蝎座)晦暗不明,荧惑(火星)犯翼轸(星宿名,古时主虫灾),此皆主大蝗之兆!下官不敢妄言,然种种迹象,凶险异常!”
星官的依据结合了实际观察和古代星象占卜,在这个时代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老农们纷纷点头,面露绝望:“是了是了!老汉这几日下地,也觉得土里的蹦虫(蝗蝻)多得邪乎!”“完了……要是真起蝗灾,今年可怎么活啊……”
一股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厅内蔓延。蝗灾的恐怖记忆,深深刻在这些靠天吃饭的人们骨子里。
李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史书上确实记载了今年的大蝗灾,这是无法回避的天灾。但史书同样记载,这场蝗灾对秦国造成了巨大打击!她穿越而来,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重演?不!她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能减轻一分损失!
“慌什么!”李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厅内的嘈杂,“天象示警,虫蝻增多,确需警惕!然蝗患未起,便自乱阵脚,于事何益?”
她目光扫过众人:“蝗虫亦是虫!是虫,便可防可控!与其坐等灾祸降临,不如即刻行动,防患于未然!”
“防?如何防?”一位农官急切问道,“蝗虫起时,铺天盖地,人力岂能抵挡?”
“在其为蝻时灭之!”李薇斩钉截铁,“趁其羽翼未丰,行动迟缓,尚在土中或草间跳跃之时,全力扑杀!此乃最佳时机!”
她立刻部署:
一、**严密监控**:各乡里“劝农吏”及里正,立刻组织人手,每日巡查田间地头,尤其注意荒滩、河堤、坟茔等蝗虫易产卵之地,一旦发现蝗蝻聚集区域,立刻上报!
二、**人工捕杀**:发现蝗蝻聚集区,立即组织乡民,以扫帚、树枝、麻布口袋等工具进行扑打、捕捉!所捕蝗蝻,集中深埋或焚烧!官府可按捕获数量给予少量钱粮或布帛作为奖励!
三、**火攻烟熏**:在蝗蝻密集的荒地或河滩,可于无风之夜,点燃篝火堆,利用蝗虫趋光性诱杀!或在田埂四周挖掘浅沟,内置潮湿柴草点燃,制造浓烟带阻隔驱赶!
四、**禽鸟助剿**:鼓励农户多养鸡鸭鹅等家禽,散放于田间,禽鸟喜食蝗蝻,亦是天然助力!
五、**药物……**李薇顿了一下,硬生生把“农药”二字咽了回去,“……暂无良药,然草木灰水、石灰水泼洒,或可抑制虫卵滋生,亦可尝试!”
她将记忆中有限的古代治蝗方法一股脑抛了出来,条理清晰,措施具体。虽然效果有限,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此法……或可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思索片刻,眼中燃起一丝希望,“趁小虫时扑杀,总好过等它飞起来吃光庄稼!养鸡鸭这法子好!鸡鸭吃虫,还能下蛋!”
“对!组织人手,扑打小虫!”其他老农也纷纷附和。有了具体的应对方案,恐慌的情绪被压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迫感和行动欲。
“好!”李薇趁热打铁,“此事刻不容缓!着内史府、少府监立刻行文各郡县,将上述防蝗灭蝻之法,连同选种、积肥等事,一体推行!各级官吏务必亲力亲为,督促乡里!所需扫帚、麻袋等简易工具,由少府酌情调拨部分至贫瘠乡里!扑杀蝗蝻之奖励钱粮,由内史府统筹!”她迅速将防蝗纳入了农桑改良的整体框架。
众人领命,匆匆散去执行。李薇独自站在空旷下来的议事厅内,心绪难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火药的阴影尚未驱散,蝗灾的威胁又迫在眉睫!她感觉自己就像在走钢丝,脚下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太后,”心腹宦者令低声禀报,“骊山方面,阎都尉有密报送达。”
李薇精神一振,立刻接过密封的铜管。展开帛书,阎乐的字迹带着激动:
“禀太后,末将率队于戏水上游河谷深处,发现疑似暗河出口!乃一隐蔽山涧,涧水冰冷湍急,涧底巨石嶙峋!相里钜子确认,此涧水水质、水温及携带之细微矿物,与废弃陶窑下暗河之水样吻合!涧底及两侧石缝间,发现少量被水流冲磨过的、类似丙七匣外壳之碎木屑!虽未寻得完整火药匣,然此地确为暗河出口无疑!末将已扩大搜索范围,沿戏水上下及支流山涧仔细搜寻,定要找出蛛丝马迹!”
找到了出口!还有碎木屑!
这无疑是重大突破!虽然火药匣依旧不知所踪,但至少锁定了它最终出现的地点!阎乐和相里勤就在那里!希望,如同在厚重的阴云中透出的一线微光。
李薇将密报紧紧攥在手心,望向骊山的方向。金楠脂、农桑、蝗灾、火药……千头万绪,如同乱麻般缠绕着她。她深吸一口气,眼中疲惫尽去,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
“备车!去少府金楠署!”她沉声下令。火药追查她插不上手,但金楠脂的产量和农桑防蝗的准备,是她能掌控的战场!她必须在这两个战场上,拿出让嬴政、让天下人无话可说的成绩!
喜欢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