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劝农桑的议事厅内,气氛比前几日多了几分务实和期待。李薇暂时压下对骊山方向的忧虑,将全副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农事上。她深知,这是嬴政给她的考题,也是她立足的根本。
案几上摊开她拟定的纲要,条目清晰:
一、**选种留良**:由少府牵头,在各县遴选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老农,担任“劝农吏”,给予微薄钱粮补贴。其职责之一,便是每年秋收时,在自己田内划出专门“种子田”,选取穗大粒饱、无病虫害之健壮植株单独收割留种。郡县每年可组织一次小范围“良种观摩”,让周边农人亲眼见识好种子的优势,逐步引导改变留种习惯。
二、**集肥沤肥**:在城邑闾里,由里正(基层小吏)负责,组织专人定时收集人畜粪便(尤其注意避免污染水源),于城郊指定地点挖掘深坑,混合草木灰、落叶、杂草进行堆沤发酵,制成“熟肥”。此熟肥由官府统一管理,按各乡里田亩薄厚及农户劳力参与集肥程度进行分配,优先供应瘠薄之地。
三、**陂塘兴修**:内史府会同郡县,全面勘察关中旱塬地区旧有陂塘淤塞情况,制定分级修缮计划。同时,选择几处水源条件尚可、位置关键的旱塬高地,规划小型蓄水陂池。工程由官府提供部分铁器工具及口粮(以工代赈),组织农闲时农民参与。工程主官需由懂水利的吏员或征召郑国门下弟子担任。
四、**农书编订**:召集老农与识字的基层农官,将深耕细作、轮作休耕、简单防虫(如草木灰水、烟熏)、积肥沤肥等行之有效的经验,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记录下来,刻成简册或抄录帛书,由劝农吏负责在乡间宣讲传授。
李薇一条条阐述着,尽量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其目的和可行性,避免过于超前的概念。她特别强调:“诸法推行,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强征民力!当以劝导、示范、利诱(如良种增产、熟肥养地可见之利)为主!尤其陂塘修缮,必选农闲之时,且确保参与民夫有基本口粮,方是长久之计!”
她的务实和谨慎赢得了在场老农和农官们的认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激动道:“太后思虑周全啊!选种、积肥、修陂塘,都是咱庄户人盼着的好事!就是这‘熟肥’……官府真肯管这事?那城里贵人们的污秽之物,以前可都是随意倾倒,臭气熏天的!”
“老人家放心,”李薇正色道,“此事关乎田地产出,更关乎城邑洁净,少府会专设‘司肥’小吏负责此事,务必办好!若有官吏敷衍塞责,诸位尽可来告哀家!” 她给出了承诺和监督渠道。
初步共识达成,议事厅的气氛热烈起来。众人开始讨论具体实施细节,如“劝农吏”如何选拔,“种子田”大小如何划定,“熟肥”堆沤的具体方法等等。李薇认真倾听记录,适时引导,展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正当议事渐入佳境时,一名来自内史府、负责观测天象和物候的星官,面带忧色地匆匆求见。
“启禀太后,诸位大人,”星官行礼后,声音带着忧虑,“下官连日观测星象及田间物候,结合历年记录,恐……恐今岁关中,有蝗患之虞!”
“蝗患?!”满座皆惊!
李薇的心猛地一沉。蝗灾!在古代农业社会,这是比旱灾水患更可怕的灭顶之灾!遮天蔽日的蝗虫所过之处,赤地千里!她瞬间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发生在秦王政四年(即今年)的那场大蝗灾!历史,难道终究无法改变?
喜欢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