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四物汤
尿血同出痛淋血,尿血分出溺血名,溺血精窍牛四物,淋血八正地金通。
【注释】淋血和溺血这两种病症,如果尿液与血液一同排出且伴有疼痛,这种情况叫做淋血;如果尿液与血液分别排出,就叫做溺血。溺血是精窍方面的病症,治疗需用四物汤并加倍使用牛膝。淋血是尿窍方面的病症,用八正散,再加入木通、生地黄、郁金来治疗。
珀珠散
溺血诸药而不效,块血窍滞茎急疼,珀珠六一朱砂共,引煎一两整木通。
【注释】溺血这一病症,属于精窍病变,多因强忍精液不泄、强行提气交合,或老年过度节制性欲所致。服用各种药物无效者,若所溺之血成块、窍道滞塞不通、茎中急剧疼痛几乎欲死,可用珀珠散,每日服三次,每次三钱,用整木通(需去掉粗皮、选黄色者)煎汤调服。药方为琥珀末一钱、珍珠末五分、朱砂末五分、飞滑石六钱、甘草末一钱,混合均匀,分为三服。若患者大便燥结不通,用八正散加牛膝、郁金攻下。有热象且小便涩痛,用导赤散加牛膝、郁金清热。通利后仍需服用此药,自会有奇效。
槐花散
便血内热伤阴络,风合肠风湿脏疡,槐花侧枳连炒穗,风加秦防湿楝苍。
【注释】便血有两种证型,即肠风、脏毒。
其根本病因均为热邪损伤阴络,热邪与风邪相合为肠风,下血多清稀;热邪与湿邪相合为脏毒,下血多浑浊。均适宜用槐花散,即炒槐花、炒侧柏叶、醋炒枳壳、川黄连、炒荆芥穗,研为细末,用乌梅汤调服。肠风证,加秦艽、防风;脏毒证,加炒苦楝、炒苍术。若出现肿胀剧痛、大便不通,当按脏毒未溃的疮疡治疗,而非脏毒下血之病。
升阳去湿和血汤
便血日久凉不应,升补升芪苍桂秦,归芍丹陈二地草,热加萸连虚人参。
【注释】便血时日已久,服用凉性药物无效,适宜升提补益,可用升阳去湿和血汤。药方为升麻、黄芪、苍术、肉桂、秦艽、当归、白芍、丹皮、陈皮、生地、熟地、生甘草、炙甘草。如有热象,可稍加入吴茱萸、炒川连。若属虚证,加人参即可。
消渴总括
试观老年人多有夜间尿频的情况,不可全信消渴病(三消)皆属燥热。若饮水多而小便量少、浑浊色赤,多属热证;若饮水少而小便量多、色清稀白,多属寒证。
【注释】消渴病中,上消病位在肺,表现为饮水多而小便正常;中消病位在胃,表现为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病位在肾,表现为饮水多而小便浑浊,三者皆属燥热病症。但如老年人喜好饮茶者夜间多尿,可知消渴亦有寒证。饮水多而小便少、浑浊色赤,是热盛耗伤津液致尿液浑浊;饮水少而小便多、清稀色白,是阳虚火衰不能化气行水。
消渴生死
三消(消渴病)患者如果大便干硬但还能进食,脉象洪大有力,这种情况还可以治疗。如果不能进食,舌头颜色发白、舌苔滑腻,病情久了会转变为水肿或泄泻;如果体内热邪重,舌头颜色发紫、干燥,病情久了会引发痈疽。
【注释】三消的表现是喝水多但吃不下东西。如果能进食、大便干硬,脉象洪大有力,属于胃实热证,用泻下的方法治疗还有治愈的可能。如果不能进食,体内湿邪重(舌色白、苔滑腻),病情拖延会发展为水肿或泄泻。如果体内热邪重(舌色紫、苔干燥),病情久了会并发痈疽危及生命。
消渴治法
竹叶黄芪汤
大便干硬、能进食且脉象洪大有力,可斟酌选用调胃承气汤或栀子金花汤。不能进食、口渴并泄泻,用七味白术散。不能进食、口渴但不泄泻,用竹叶黄芪汤(黄芪、黄芩配四物汤,加竹叶、石膏,减去粳米、生姜)。气虚胃热盛,用人参白虎汤。饮一溲二(喝得多尿得多),用肾气汤。
【注释】调胃,指的是调胃承气汤。金花,指的是栀子金花汤。这两个方剂都记载在伤寒门中,可根据病情斟酌选用。不能进食且口渴,已属胃虚,若兼见泄泻,则为胃虚无热,故用七味白术散,该方记载在虚损门中。若不能进食、口渴但不泄泻,表明虽虚但仍有燥热,宜用竹叶黄芪汤,方药组成是黄芪、黄芩、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竹叶、石膏、人参、炙草、麦冬、半夏。若气虚且胃热盛,宜用人参白虎汤。若下焦虚寒,出现饮一溲二(喝得多尿得多)的情况,宜用肾气汤。
神之名义
形体中最为精粹的地方叫做心,心中蕴含的良善本性源于自然本真。自然本真的一气是精神的根源,精作为本体,神作为功用。
【注释】动物和植物一旦有了自身的形体,那么形体中最为精妙纯粹的部位,就称之为心。动物的心,形状如同下垂的莲花,其中蕴含着上天赋予的,空灵且不蒙昧的灵性。植物的心,就是其中心的幼芽,其中蕴含着上天赋予的,生生不息的生机。如果这个形体没有这颗心,那么形体就失去了主宰,良善的本性和生机也就无所依托。如果这颗心没有良善的本性与生机,那么心就没有施展的地方,不过是一团死肉,或是干枯草木的芽而已。人虽然是动物中尊贵的存在,但其中蕴含的良善本性与所有动物相同,都源自自然本真。自然本真的元气,分开来说就是精、气、神。所以说,以精为本体,以神为功用;合起来说,它们浑然一体为一气,所以说,自然本真的一气,是精神的根源。
神之变化
神是由精气精妙结合而产生的。随着神往来的,是属阳而灵动的魂;与精一同出入的,是属阴而灵动的魄。意是指心产生的机变,处于萌动但还未成形的状态。意所专注的对象就称为志。志发生的变动就叫做思。凭借思来谋划长远的事情就是虑。运用虑来处理事物,智慧便由此产生。
【注释】魂,是阳的灵动体现,伴随神往来;魄,是阴的灵动体现,与精一同出入。大概精神活动的枢机既不脱离精气,也不与精气混杂,所以说是精妙结合而产生的。因此,从神的角度来说,神超越于精气之外;从精气的角度来说,神又寄寓在精气之中。意,是心神活动的枢机,指的是萌动但还未形成具体形态的状态。志,是意所专注的方面。思,是志的变动。虑,指的是凭借思来谋划长远。智,指的是运用虑来处理事物。这些都是识神变化的功用。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