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厥阴风木司天,风气下临大地。脾气会受其影响而上逆,从而引发脾脏相关病症。此时少阳相火在泉,火气行于地,冬天会呈现温暖之象。风、火、寒、湿等邪气共同作用,致使百姓患病。耳鸣、头目眩晕等属于风邪致病的表现。还会出现胸胁部支撑胀满、肠鸣频繁、完谷不化的泄泻。身体沉重,饮食减少,肌肉痿软无力。温热疫病成为灾害,则是火气太过所致。
【注释】厥阴风木司天的年份,是巳亥年(己巳、己亥、辛巳、辛亥、癸巳、癸亥、乙巳、乙亥、丁巳、丁亥 )。风气下临,土畏惧风,所以脾气上逆,进而使脾脏发病。只要是厥阴司天,少阳相火就在泉,所以火气行于大地,气候呈现温暖之态。由此可知,风、火、寒、湿等邪气相互夹杂,百姓患病出现耳聋、身体振颤摇摆、头目眩晕、腹部胀满、肠鸣、完谷不化的泄泻、身体沉重、进食减少、肌肉消瘦等,都是这类病症的表现。
运气当审常变歌
若不能洞悉天地自然规律的常规与变化,就会错误地认为气运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只有先认识到那些既定不变的常理,进而再仔细审视其中并非固定不变的变化情形,如此,无论面对成百上千复杂多样的病症,关键都在于从时令节气、地理环境变化等因素中去探寻根源。倘若领悟了其中关键要点,那么一句话便能说清病症缘由;要是没有领会其中要旨,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迷失,头绪万千却不得要领。
【注释】近代的医生们,都声称五运六气与年份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搁置不学习研究,这是因为他们未能透彻理解天地自然规律的常规与变化。时令的常规表现,比如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一天之中的常规变化,是早晨凉爽,中午炎热,傍晚温和,夜晚寒冷。时令的变化情况则是,春天不温暖,夏天不炎热,暑天不闷热,秋天不凉爽,冬天不寒冷。一天之中的变化情形有,早晨温暖,中午寒冷,傍晚凉爽,夜晚炎热。学医之人若想通晓常规与变化的规律,首先应当认识固定不变的主运、主气以及客气的原理,其次要仔细审察那些并非固定、突然出现的变化情况,如此之后就能明白,成百上千复杂混合的邪气致病,全都无法脱离时令节气、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即便有时看似与五运六气理论不相符,也应当仔细审察究竟与何时的时令、何种地理环境变化、何种病症表现相同,然后参照那个时候、那种变化、那种病症来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这就是领悟关键要点后,一句话便能概括清楚的道理。作为医生,怎能不在运气学说上多下功夫、用心留意呢?
附:冲阳诸脉穴位
这些穴位皆是人体重要腧穴。
冲阳穴,位于足背部,距足背上五寸之处,离陷谷穴二寸,在骨间可触及动脉搏动。其为足阳明胃经原穴,对胃气盛衰等相关病症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
太渊穴,处于手掌后侧内侧,在横纹头处的动脉之中。此乃手太阴肺经之原穴、输穴,又为八会穴之脉会,对肺系疾病、脉管病症等多有调治作用。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五分处,于跟骨之上的动脉所在凹陷之中。它是足少阴肾经原穴,关乎肾脏精气,常用于肾脏及肾经相关疾病。
太冲穴,位于足大趾本节后二寸的凹陷处,此处动脉搏动应手可感。该穴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对肝脏及肝经循行部位疾病有重要调治功效。
神门穴,于手掌后侧锐骨端的凹陷之中。是手少阴心经原穴,主要用于调治心系及神志方面病症。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