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散火汤
主治脾阴血虚,胃中阳气虚弱,春天寒冷之气不去,以及过度食用生冷食物,抑制了少阳清气,使得清气郁滞在脾土之中,出现四肢困乏发热,肌肤发热,筋骨间发热,体表发热如同火在肌肤上燃烧,用手触摸感觉烫手等症状,都适宜服用此药。
药物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以上各五钱)、炙甘草(三钱)、柴胡(三钱)、防风(二钱)、生甘草(二钱)。
将以上药物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称取五钱,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掉药渣,趁热温服,不拘时间,忌吃寒凉的食物。
【集注】吴琨说:经典中讲:少火可以生气。自然界没有此火就不能生化万物,人没有此火就不能生存,发扬它则光辉显现,遏制它则会熄灭。如今因为春天寒冷之气不去,遏制郁滞了阳气,又食用生冷食物,填塞了至阴之地,导致升发之气几乎要熄灭了。所以使用升麻、柴胡、羌活、独活、葛根,这些都是辛温的风药,用来鼓动少阳的生发之气。清阳之气从上部孔窍外出,那么浊阴之气自然就会从下部孔窍排出,食物的传导运化,自然就没有被抑制的担忧。芍药味酸,能够泻肝木而使脾土之气得以调和。人参味甘,能够补益中焦脾胃之气。生甘草能够清泻脾中的郁火,炙甘草则能健运脾胃、调和中焦。李杲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堪称圣手,他治病必定以升阳为主。一般庸医只知道降气而不知道升阳,这就如同扑灭少火,又怎能期望能维护生命健康呢!如果患者气不虚,在本方中去掉人参、独活,加入葱白,名为火郁汤,主治病症与升阳散火汤相同。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主治因饮食损伤胃部,劳倦损伤脾脏,导致脾胃虚弱,阳气下陷,阴火乘虚上扰,尤其适合在夏季出现此类病症时使用。
药物组成为:黄芪、苍术(用淘米水浸泡后炒制)、炙甘草、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柴胡(一两半)、黄连(五钱,用酒炒制)、黄芩(炒制)、人参(七钱)、石膏(少许,长夏时节稍微使用,过了这个时节就去掉)。
每次服用五钱,加生姜、大枣,水煎后服用。
【集注】汪昂说:李杲讲:脾胃一旦受伤,阳气就会日渐损耗,脾胃的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乘虚上逆,这就如同自然界只有秋冬而没有春夏。唯有使用气味轻薄的风药,来升发阳气,再佐以苦寒的药物,清泻阴火,这样阴就不会生病,阳气得以伸展。在这个方剂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是用来补脾胃的。佐以羌活、升麻、柴胡,以辅助阳气上升;佐以石膏、黄芩、黄连,来清泻阴火。假如患者不能进食且身体消瘦,这是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右手关部脉象缓弱,这是脾胃病的本脉。如果本脉兼见弦脉,或者本脉兼见四肢胀满闭郁、小便淋涩不畅、大便困难、转筋等一两种症状,这是肝影响到脾胃的病症,应当加用风药来泻肝木。若脉象兼见洪大,症状兼见肌肤发热、烦躁、面赤等一两种症状,这是心影响到脾胃的病症,应当加用清泻心火的药物。若脉象兼见浮涩,症状兼见气短、气上逆、喘咳、痰多、皮肤干涩等一两种症状,这是肺影响到脾胃的病症,应当加用泻肺及补气的药物。若脉象兼见沉细,症状兼见频繁打呵欠、容易恐惧等一两种症状,这是肾影响到脾胃的病症,应当加用清泻肾水及泻阴火的药物。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让人们知道各种疾病大多从脾胃而生,开处方的医生应当根据这个方法,再结合时令添加相应药物。
清暑益气汤
主治在长夏时节,湿热蒸腾炎热,人体出现四肢困倦、精神不振、身体发热、体温升高、心烦、大便色黄、口渴且自汗,脉象虚弱等症状。
药物组成为:人参、黄芪、甘草、白术、神曲、五味子、青皮、升麻、干葛、麦冬、黄柏、泽泻、广橘皮、苍术(各钱半)、当归 。
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并去核,加水煎煮后服用。
【集注】吴琨说:暑气在夏至后盛行,长夏时节则又兼湿气。这个方剂能对暑湿之邪兼而治之。炎热的暑气会使体表之气容易外泄,再加上湿气,就会导致中气不固。黄芪可充实肌表,白术、神曲、甘草能调理中焦。在酷暑肆意流行时,肺金容易受到伤害,人参、五味子、麦冬可补肺、敛肺、清肺,这就是经典中所说的扶持肺金使其能抵御暑火(因火克金,暑属火)。火太盛会使水衰弱,所以用黄柏、泽泻来滋养肾水这个化生之源。津液损耗会导致口渴,因此用当归、干葛来生成胃液。清气不能上升,可用升麻升提;浊气不能下降,青皮、广橘皮可以调理。使用苍术,是因为长夏时节多湿。
程应旄说:别人只知道清暑,而我(指该方立意)兼用益气之法,因为暑邪会损伤人体正气。益气不仅能使肺金抵御暑火(五行相克原理),凡是向上蒸腾形成津液的气,回流向下就成为肾中的水。肾中水气充足,暑火之邪自然就会退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