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雉肉有小毒,会引发疮疥,滋生各种虫类,因此长期食用会使人消瘦。
鸭蛋不可与鳖肉一同食用。
【注释】这两种食物皆性寒,会引发冷气,不可一同食用。
雀肉不可与李子一同食用。
【注释】雀肉性暖且大热,李子性寒味酸,温热之性遇到寒酸之性会导致气滞,所以不可一同食用。
妇人怀孕期间食用雀肉并饮酒,会使胎儿淫乱无耻。
【注释】雀的本性淫荡,酒能够扰乱性情,怀孕期间应当戒除食用,这是古人慎重对待胎教的做法。
燕肉不要食用,食用后若入水会被蛟龙吞食。
【注释】蛟龙嗜好燕肉,食用燕肉的人不可入水。雷公说:海枯江竭之时,投入燕肉到水流中,水就会重新流动,正是因为蛟龙嗜好燕肉。凡是渡江海的人,切不可食用燕肉。
鸟兽若被毒箭射死,其肉有毒,解毒的方法如下。
用大豆煮汁,以及盐汁,服用可解毒。
【方解】箭伤带有毒性,凡是被箭射死的鸟兽,其肉有毒,人食用后,应先服盐汁,再服豆汁,解毒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鱼头正白,如同连珠一直延伸到鱼脊上的,食用会致人死亡。
鱼头中没有腮的,不可食用,食用会致人死亡。
鱼没有肠胆的,不可食用,食用后男子三年阳痿,女子绝育。
鱼头看似有角的,不可食用。
鱼眼睛闭合的,不可食用。
【注释】以上所提及的皆为怪异的形状和颜色,必定有毒。
六甲日不要食用有鳞甲的动物。
【注释】六甲值日时,食用有鳞甲的动物会触犯其所忌讳的,所以说不要食用。
鱼不可与鸡肉一同食用。
【注释】鱼属火,善于游动;鸡属木,会生风,风火相互煽动,所以不要一同食用。
鱼不可与鸬鹚肉一同食用。
【注释】鸬鹚嗜好鱼,凡是相互克制、相互抵触的食物,都不可一同食用。
鲤鱼鲊不可与小豆藿一同食用,鱼子不可与猪肝一同食用,否则会对人有害。(小豆藿,即小豆叶。)
鲤鱼不可与狗肉一同食用。
鲫鱼不可与猴肉、雉肉一同食用。
醍鱼与鹿肉一同生食,会使人筋甲收缩。
青鱼鲊不可与胡荽、生葵以及麦酱一同食用。
鳅鳝不可与白犬血一同食用。
【注释】以上六条所涉及的食物搭配,都能助热动风,一同食用均不合适。
龟肉不可与酒和果子一同食用。
【注释】龟多具神灵特性,不可轻易食用,若与酒和果子一同食用,就更不合适了。
鳖的眼睛凹陷,以及腹下有王字形的,不可食用。鳖肉不可与鸡鸭肉一同食用。
【注释】鳖没有耳朵,依靠眼睛感知声音,眼睛凹陷以及腹部有王字形的鳖,都有毒,需谨慎。其性质与鸡鸭相反,所以不可一同食用。
龟鳖肉不可与苋菜一同食用。
【注释】龟鳖的属性皆与苋菜相克,若一同食用,必定会形成鳖瘕。
虾没有须,并且腹下通黑,煮熟后反而变白的,不可食用。
【注释】没有须、腹部发黑且煮熟后变白的虾,属于怪异的虾,所以不可食用。
食用生鱼片后饮用乳酪,会使人腹中生虫形成瘕病。
【注释】生鱼片是将牛、羊、鱼等生鲜肉切成薄片制成,乳酪酸寒,与生鱼片一同食用就会生虫形成瘕病,所以禁止一同食用。
生鱼片在胃中不消化,吐不出来,应尽快泻下排出,久了会形成症病,治疗的方剂如下。
橘皮(一两) 大黄(二两) 朴硝(二两)
以上三味药,用一大升水,煮至小升,一次服下即可消解。
【方解】橘皮可解鱼毒,与硝、黄配合能使毒素从大便排出。
食用生鱼片过多不消化,结成症病,治疗的方剂如下。
马鞭草
以上一味药,捣汁饮用。或者用姜叶汁饮用一升,也能消解。也可服用催吐药将其吐出。
【方解】马鞭草主治症癖血瘕,能破血杀虫,姜叶可解毒,皆可用于治疗。
食用鱼后又吃了其他有毒食物,感到烦乱,治疗的方剂如下。
将橘皮浓煎取汁,服用即可解毒。
【方解】橘皮味苦辛温,能下气通神,所以能解毒。
食用河豚鱼中毒的治疗方剂。
用芦根煮汁,服用即可解毒。
【方解】河豚鱼即鯸鮧鱼,味道鲜美,其腹部肥腴,被称作西施乳。它头部无腮,身上无鳞,其肝脏有毒,血液能致人死亡,脂肪会使舌头麻木,鱼子会使腹胀,眼睛会使人眼花,只有芦根汁能解其毒。
螃蟹眼睛相向、爪子有斑纹、眼睛发红的,不可食用。
【注释】螃蟹正常眼睛相背,若出现眼睛相向、爪子有斑纹、眼睛发红的情况,有毒,所以禁止食用。
食用螃蟹中毒的治疗方剂。
用紫苏煮汁,饮用三升。将紫苏子捣汁饮用,也很好。饮用三升冬瓜汁,食用冬瓜也可以。
【方解】紫苏、冬瓜都能解蟹毒,所以使用它们。
凡是螃蟹在未遇霜时大多有毒,煮熟的才可以食用。
【注释】螃蟹未经霜打时有毒,不可生食,经霜后则无毒。
蜘蛛落入食物中,食物有毒,不要食用。
【注释】蜘蛛有毒,凡是落在食物上的,都不可食用,因为有毒。
凡是蜂、蝇、虫、蚁等大量聚集在食物上,食用后会导致瘘病。
【注释】虫类有毒,凡是有虫聚集在食物上,食用后就会导致瘘病。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