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卒死而目闭者方
让人骑着牛面对患者,捣烂薤白取汁灌进耳朵中,用皂荚研末吹进鼻孔中,立刻有效。
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
艾灸手足指甲后方,灸十四壮,然后让患者服用五毒诸膏散(含有巴豆)。
【注释】突然死亡且张口、身体向后反折的患者,用艾灸来通阳气,再让患者服用五毒诸膏方。
救卒死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取一升马屎,加三斗水,煮取二斗,用来清洗患者身体,再取一升牛洞(稀粪),用温酒送服灌进患者口中,艾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的部位,各灸一百壮,病就会痊愈。
【注释】尸厥出现目闭、口张、大小便失禁、身体反张、四肢不收,是阴厥脏病。有这些症状的患者,采用骑着牛面对患者的方法,正是为了镇厌邪气。薤汁灌耳,皂角吹鼻,都是为了通利各个孔窍,使闭塞的孔窍畅通。艾灸手足指甲后方,是通外阳的方法。用马屎是取其能催吐的作用,艾灸中脘、关元,是通内阳的方法。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取一团狗屎,绞出汁,灌给小儿。如果是干狗屎,就用水煮后取汁。
【方解】凡是粪便都能激发阳气,用狗屎也是为了激发阳气。
救治突然卒死、因客忤而死的病症,使用还魂汤主治。
麻黄(三两,去掉节)、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甘草(一两,炙)
以上三味药,用八升水,煮取三升,去掉药滓,分几次让患者咽下,能通治各种中恶、客忤之病。
【注释】中恶、客忤,出现大便闭结、里实的情况,仲景用备急丸,由此可知,无汗、表实的患者,不应当用备急丸通里,而应当用还魂汤通表。通里是抑制各种阴气;通表是扶助各种阳气。不明白的人,认为麻黄是入太阳经发汗的药物,却不知不温覆取汗,麻黄就是入太阴经通阳的药物,阳气通畅,魂魄就可归来。
又方
韭根(一把)、乌梅(二十七个)、吴茱萸(半升,炒)
以上三味药,用一斗水煮;把患者的梳子放入其中,煮沸三次,梳子浮起的患者能活,下沉的患者会死;煮取三升,去掉药滓,分几次服用。
【方解】用韭根、吴茱萸、乌梅治疗,也是收敛阳气的方法。浮为阳,沉为阴,体现阳生阴死的含义。
救治上吊自缢而死的人,如果是从清晨到傍晚这个时间段发现的,即使死者身体已经冰冷,也一定可以救治;如果是从傍晚到清晨这个时间段发现的,就稍微有些困难了。恐怕这是因为前面说的时间段阳气旺盛的缘故。然而夏季的时候,夜晚比白天短,而且天气炎热,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夜晚发现的还是应该可以救治。又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心口处还有微微的温热,即使已经过了一天以上,仍然有可以救治的方法。
慢慢地把自缢者抱下来解开绳索,不能截断绳子,把他上下都用被子盖好让他躺下。一个人用脚踩住他的两个肩膀,用手稍微挽住他的头发,要一直紧紧地拉住头发不要放松;一个人用手在他的胸部按揉,多次按压推动;一个人按摩他的手臂和小腿,屈伸他的关节。如果自缢者的身体已经僵硬了,就慢慢地用力使他的关节弯曲,并按压他的腹部,像这样持续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如果气从口中呼出,有了呼吸,眼睛睁开了,还是要继续牵引按压不要停下来,也不要过于用力让自缢者劳累。过一会儿,可以让他含少量的桂枝汤和粥清,让喉咙湿润蠕动,渐渐地能够吞咽,等稍微稳定一些后,再让两个人用两根管子对着他的两个耳朵吹气,这个方法是最好的,按照这个方法救治没有救不活的人。
【注释】从清晨到傍晚,阳气充足,阳气主生,所以即使身体已经冰冷也一定可以救治。从傍晚到清晨,阴气充足,阴气主死,所以稍微有些困难。对于上吊自缢的人,一定能够救治的情况,恐怕是因为自缢者当时有言语上的愤怒争执,气很盛没有消散,所以可以救治。从傍晚到清晨,本来就难以救治;然而遇到夏季的时候,夜晚比白天短,又天气炎热,这些都是阳气充足的情况,还是应该可以救治。又说:如果心口处还有微微的温热,即使已经过了一天以上,仍然可以救治。看这里张仲景恳切地反复叮嘱,体现出张仲景的仁爱之心,只怕人们因为害怕救治过程繁琐而不进行救治。这个方法尝试过,十次中大概能成功八九次,才知道张仲景说的话果然没有错。“弦弦”,就是紧紧的意思。按揉胸部、按压腹部,按摩手臂和小腿并屈伸关节,都是引导体内气息的方法。
凡是中暑而死的人,不可以让他受到寒凉,一旦受冷就会死亡,下面是救治的方法。
把草拧成带子绕在中暑人的肚脐周围,让两三个人在草带围成的区域内小便,使这个区域内的温度温暖。也可以用热的泥土混合着草拧成的带子来围住肚脐,还可以倒扣瓦碗的碗底,或者用车轮的轴头,把它们放在中暑的人身上来取暖,让人小便后尿液必须流走。这是说在路途上实在没有热水的情况下,应当让人在草带围成的区域内小便,尽量让更多的人小便,使这个区域保持温暖。如果有热水就可以直接用热水给中暑的人取暖,就不需要用泥土和车轴头了,担心这些东西是冷的。中暑既然发生在夏天,得到热的泥土和温暖的车轴头来取暖,也是可以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