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疾病有积、有聚、有漀气,这分别指什么呢?老师说:积,是脏病,位置固定不会移动。聚,是腑病,发作有一定时间,疼痛部位辗转移动,相对容易治疗。漀气,是胁下疼痛,按压后疼痛缓解,但松开又会复发,这就是漀气。诊断各种积病的一般方法是,脉象细且贴近骨头的,就是积病。脉象出现在寸口,积在胸中;稍微超出寸口,积在喉中;出现在关上,积在肚脐旁边;在关上偏上,积在心下;在关上稍偏下,积在少腹;出现在尺中,积在气冲部位。脉象出现在左手,积在左边;脉象出现在右手,积在右边;脉象两边都出现,积在中央,根据脉象出现的部位来判断积病所在之处。(“?”作“漀”解,见首篇。)
【注释】对于疾病有积、有聚、有漀气,应当加以区分。积,属于脏病,无时无刻不存在,病的位置固定不变。聚,属于腑病,发作有特定时间,疼痛部位辗转移动。说相对容易治疗,是因为腑病相较于脏病容易治愈。漀气,是水饮积聚在胁下导致的疼痛,按压后疼痛停止,不按又会疼痛。因为水饮之气经按压暂时散开,所以疼痛暂时缓解。以上是就症状而言,然而诊断各种积病的关键,还应当依靠诊脉。脉象沉伏,贴近骨头且细的,就是各种积病的脉象。若脉象出现在两寸部位,积病在胸中;稍微超出寸口靠近鱼际部位,积病在喉中;出现在两关部位,积病在肚脐旁边;在关上靠近寸口部位,积病在心下;在关上稍靠近尺部,积病在少腹;出现在尺中,积病在气冲部位。脉象出现在左手,积病在左边;脉象出现在右手,积病在右边;脉象两边都出现,即左右都能摸到,积病在中央。依据脉象出现的部位来判断积病所在之处。
【集注】徐彬说:积,如同痕迹,是属于阴的病气。脏属阴,两阴相遇,所以位置固定不移,固定不移就是有专门疼痛的地方,不会改变。聚,就像集市上的物品,只是偶然聚集在一起,是属于阳的病气。腑属阳,两阳相聚,不像阴那样凝聚,所以感受寒气就发作,否则就停止,这就是所说的发作有特定时间。既然没有固定的位置,那么疼痛就没有固定的地方,所以疼痛部位辗转移动,其病根不深,所以比积病容易治疗。
李彣说:积属于脏病,病在身体深处,所以脉象细且贴近骨头。通过寸、关、尺的上下、左右部位,来辨别积病所在之处,都是指细且贴近骨头脉象所出现的部位,这与《内经》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的理论相符。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