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带着凉意的秋风掠过,卷起地上几片深褐色的梧桐叶,发出干燥的、摩擦地面的“沙沙”声,像某种隐秘的节奏。紧接着,不知从哪个敞开的教室窗口,飘出一段不成调的小号练习音阶,笨拙却充满初学者的执着。苏星晚的心神不由自主地被这奇特的组合吸引。那风声的节奏,小号单调的音阶……它们在意识深处某个角落轻轻碰撞了一下。
突然,一段短促却充满韧性的旋律,毫无预兆地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像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瞬间激荡开无数圈灵感的涟漪。她猛地睁开眼,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撞击着,几乎要跃出喉咙。来不及思考,她手忙脚乱地从背包里翻出手机,指尖带着细微的颤抖,飞快地点开录音软件,对着话筒,急切地将那稍纵即逝的、带着初生般莽撞力量的旋律哼唱出来,如同抓住一只即将振翅飞走的透明蝴蝶。
她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几乎是奔跑着冲回琴房,“砰”地一声关上门,将外界彻底隔绝。径直扑向那架黑色的钢琴,猛地掀开琴盖,指尖带着尚未平息的微颤,凭着记忆敲下刚才录下的那几个跳跃的音符——清脆、明亮,带着破土的渴望。它们像几颗滚烫的种子,落在她焦渴的心田。她顺着这灵感的藤蔓,小心翼翼地延伸、试探、完善。起初是谨慎的摸索,接着是越来越流畅的连接、编织。手指开始在黑白琴键上奔跑、跳跃、滑行。旋律如解冻的春溪,挣脱冰封的束缚,汩汩流淌而出,时而轻快昂扬,带着向上的冲劲,时而低回婉转,沉淀着思索的深度。她捕捉着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将其转化为左手低音区持续的、细碎而充满动感的分解和弦;那笨拙的小号音阶,则在她心中升华为副歌部分一串充满向上攀爬力量的音阶式进行,如同尘埃在光束中奋力升腾。
窗外的天色由明亮的午后转为熔金般的黄昏,最后沉入深邃的墨蓝。琴房里只有一盏孤灯亮着,映照着乐谱上越来越丰沛的音符,以及她完全沉浸在创作中的侧脸。汗水浸湿了她额角的碎发,她却浑然不觉,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所有的生命力都灌注到流淌的音符里。偶尔停顿,她咬着笔杆,在乐谱边缘急速写下标注——“此处加入弦乐泛音,模仿光晕颤动”,“定音鼓滚奏由弱渐强,模拟心跳般的脉动”。她仿佛不是在作曲,而是在用声音描绘一幅流动的画卷,那画卷里有深秋的寂寥,有等待的焦灼,更有尘埃在光束中不屈飞舞的倔强。当最后一个饱满的和弦稳稳落下,余音在寂静的琴房里久久回荡,一首名为《光尘》的新曲终于在她笔下逐渐成型。她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软软地靠在琴凳上,看着乐谱上新鲜墨迹流淌出的名字,一种久违的、带着微痛却无比充实的暖流,终于涨满了几乎干涸的胸腔。她拿起手机,对着那几页承载着新生旋律的乐谱,轻轻按下拍摄键,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发送给那个点亮她黑夜的名字。没有文字,只有这无声的旋律雏形,在电波的河流中,向他漂流而去。
在解决音乐社表演人员的问题上,苏星晚采纳了顾沉舟的建议,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总是坐在排练室角落、习惯性低着头的学妹——林小雨。
敲开小雨寝室门时,女孩正伏案疾书,台灯的光晕勾勒出她单薄而专注的身影,鼻尖几乎要碰到摊开的乐理习题册。听到敲门声,她受惊般抬起头,看清是苏星晚时,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慌乱,手忙脚乱地站起身,膝盖不小心撞到桌角,发出一声闷响。她顾不得疼,只是无措地搓着衣角:“苏、苏学姐?请、请进……”
听到苏星晚说明来意,特别是希望她担任《破晓的帆》钢琴伴奏的关键角色时,小雨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像两盏在深夜里被骤然点亮的灯,瞳孔里映着震惊的光,随即又蒙上一层难以置信的水光,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声音。她下意识地紧紧攥着手中的笔,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仿佛溺水者抓住唯一的浮木。几秒钟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最终,她用尽全身力气般重重地点着头,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学姐……我……我一定拼尽全力,绝不让你失望!”那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在她自己心里也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
排练室自此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林小雨的指法基础确实扎实,乐谱上的音符能准确无误地呈现,但舞台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几乎为零。苏星晚成了她最严格的教练,也是最耐心的引路人。
《破晓的帆》中段,有一段描绘风浪渐起的过渡乐段,要求右手快速跑动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线,同时左手需精准控制跨度较大的分解和弦,营造出波涛涌动、船帆紧绷的张力。林小雨反复卡壳,指尖在琴键上僵硬得如同失去牵线的木偶,越急越乱,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挫败的阴影在她眼中无声堆积。又一次,右手的跑动在某个转折点失控,一串音符糊成一团刺耳的噪音,左手也慢了半拍,节奏彻底崩塌。她猛地停住,肩膀颓然垮下,盯着琴键,眼眶迅速泛红,牙齿死死咬着下唇,几乎要渗出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