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拉北部的边境地带,灼热的阳光炙烤着连绵起伏的沙丘,空气在热浪中扭曲变形。蜿蜒其间的巨型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线,如同沉睡的钢铁巨蟒,黑色的管壁在日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这里是能源的动脉,也是历史的伤疤。年轻的工程师林野站在高大的探地雷达车旁,紧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表地下结构稳定性的绿色波纹线。他的任务是为即将延伸至此的铁路线进行地质扫测,确保这钢铁巨龙能在安全的冻土上扎根。空气里弥漫着石油的微腥和沙漠的干燥尘土味。
“保持匀速,覆盖下一区块。”林野对着通讯器下达指令,声音在空旷的沙地上显得格外清晰。雷达车履带碾过松散的沙砾,发出持续的沙沙声。
突然,毫无征兆地,雷达屏幕中心区域猛地爆开一片刺目的猩红!不是零星几点,而是数十个疯狂闪烁的红点,如同地狱骤然睁开的眼睛,密密麻麻地镶嵌在代表冻土层的稳定蓝绿色背景中。它们的位置深浅不一,分布毫无规律,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蓄势待发的恶意。
“停车!紧急停车!”林野的声音瞬间绷紧,几乎破音。他猛地扑到屏幕前,手指迅速放大那片死亡区域。高分辨率图像清晰得让人头皮发麻——那些红点并非岩石或空洞,而是一个个形态特殊的金属物体:圆盘状主体,两侧伸展开薄薄的、宛如昆虫翅膀的稳定翼。BLU-97/B!这个冰冷的代号如同冰锥刺入林野的脑海——美军在2003年遗留的集束炸弹子炸弹,俗称“蝴蝶雷”。它们在冻土层的保护下,蛰伏了近二十年,此刻被雷达的电磁波惊醒,在屏幕上闪烁着致命的幽光。
“金工!”林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猛地转向旁边一辆装备着复杂机械臂和声呐探头的特种排雷作业车。驾驶舱里,柬埔寨排雷专家金春那张被热带阳光和战争硝烟刻下深痕的脸庞,瞬间变得如同岩石般冷硬。他那只在排雷事故中失去、如今被泛着冷光的钛合金机械臂取代的右手,猛地一紧,精准地扣死了操纵杆。
“收到!”金春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低沉而稳定,如同压紧的弹簧。他头盔下的耳机里,声呐探雷器发出的扫描音不再是平稳的嗡鸣,而是变成了一片杂乱无章、充满威胁的噪音海洋。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速跳动,将声呐的聚焦模式切换到最高精度。屏幕上,声波扫描形成的波形图剧烈地跳动、扭曲。
“左翼!五米扇形区域!”金春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在所有人紧绷的神经上重重一锤,“十二个子炸弹!分布……”他死死盯着屏幕上声波反馈形成的独特图案,那图案扭曲、诡异,像是恶魔随意踏下的凌乱脚印,充满恶意的不规则性,“……呈魔鬼脚印分布!重复,魔鬼脚印!所有人员,原地待命,绝对禁止移动!”
空气瞬间凝固了。风沙似乎也停滞了,只剩下探地雷达车引擎低沉的喘息和声呐系统发出的、如同催命符般的尖锐扫描音。沙丘间死寂一片,只有无形的死亡在冻土之下无声狞笑。
金春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混合着沙尘滑落。他的全部心神都灌注在声呐屏幕上那跳跃的波形和不断刷新的三维成像图上。机械臂末端的精密探头如同最精慎的触角,在距离地面仅数厘米的高度悬浮着,缓慢而精准地扫描着“魔鬼脚印”区域。每一寸移动都牵扯着所有人的心跳。他需要定位每一个子炸弹的确切位置和姿态,判断引信类型,寻找那条理论上存在的、极其细微的安全路径。
突然,声呐屏幕上某个代表特定频率的波形通道猛地窜起一道异常陡峭的尖峰!这尖峰伴随着一种极其细微、却穿透力极强的高频震颤信号,在耳机里形成一种独特的、令人牙酸的“滋滋”声,如同某种极其精密的微小簧片在疯狂振动。
“高频震颤点!异常活跃!”金春急促地报告,同时迅速锁定信号源。屏幕上,一个代表子炸弹的光点被高亮标记,其声纹特征显示出远超其他子炸弹的高频振动模式。“疑似特殊引信状态!高度不稳定!”
一直站在金春作业车旁,沉默观察的伊朗工程师侯赛因,此刻身体猛地一震。他那布满风霜的脸上,右耳廓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快速颤动了几下!这只耳朵,是在遥远而惨烈的两伊战争岁月里,被炮弹近距离爆炸的冲击波震伤鼓膜后留下的残疾。它失去了大部分听力,却对某些特定频率的振动异常敏感,如同残破却依然能接收特殊信号的雷达。
那穿透耳机、在空气中微弱传播的“滋滋”高频音,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入了侯赛因残存的耳蜗深处。他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失聪的右耳仿佛被激活了某种尘封已久的战争记忆。他猛地侧过头,用那只完好的左耳努力捕捉,嘴唇无意识地翕动着,喉咙里发出一串怪异而短促的、模仿昆虫振翅的尖锐颤音:“兹兹……兹兹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