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皇宫内苑,处处堆金积玉,画栋雕梁。
这其中皇后居住的长春宫,无疑是最华丽最精美的一座。
一群太监等在宫门外边,依次将一张张自王宗贵族府邸得来的稚子考卷送进去。
不久唤到秦太监,秦太监整整衣衫,捧着从荣国府得来的几张稚子考卷走了进去。
皇后穿一身常服,虽年过三旬,仍掩不住花容月貌风姿倾城。
她手边放着两叠已经看过的各府稚子考卷,抬头瞟了秦太监一眼,问道:“你是去的哪一家?”
“回娘娘话,奴才去的荣国府贾家?”
秦太监一边回话,一边弓着腰将手上几张考卷送上去。
“荣国府贾家?贤德妃的母家?”
皇后随口一句,接过几张考卷迅速浏览一遍,并没有让她感觉格外惊艳的诗词对联。
直到翻出贾环那一张,眼前却不由一亮,念道:“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幅对联倒是新颖有趣,再加上横批‘祸绝福生’,还真是极其少见的一幅喜庆春联啊!
……只是这首《红梅》诗,诗不诗词不词的,枉费了‘三九寒天无所惧’这样的佳句了!”
“娘娘您是不知道,这小子在藏巧守拙呢!”
秦太监赶忙赔笑。
皇后眉梢一扬,问道:“什么意思?”
秦太监说道:“这小子名叫贾环,是家中庶子,似乎不太受家中大人待见。但我在贾大人书房里,看到一副对联,和一首五言绝句。
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好联!”
秦太监尚未说完,皇后已经赞叹出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绝对能成为传世的劝学名言!”
“可不是嘛!”
秦太监点头如捣蒜一般,“奴才也觉得这幅对联极好!还有那首五言绝句也不错,题目是《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好诗!”
皇后再赞一声,“虽然略显直白,但朗朗上口,而且气势雄阔,傲骨嶙嶙!”
“娘娘明鉴!”
秦太监满脸赔笑,“奴才虽然没什么鉴赏能力,也觉得这首诗跟那副对联都不错,所以奴才特意问过贾大人,这对联跟这首诗是谁写的。
娘娘你猜怎么着?居然都是那贾环写的!那贾环才十二岁,据说过了年才十三岁,居然能有这般才情,实属难得!”
“果然只有十二岁?果然这幅对联跟这首五言绝句,都是这小儿所做?”
皇后娘娘一惊又问。
“应该是错不了!”
秦太监赶忙点头,“娘娘你想啊,荣国府最受宠的,一定是那所谓的衔玉而生的嫡子贾宝玉,这几乎是全京城无人不知的事情!
可是贾大人却说这幅对联跟这首《咏松》诗,都是他庶子贾环写的。
假如他是想往儿子脸上贴金,也该贴在嫡子贾宝玉脸上,不该贴在庶子贾环脸上才对呀!”
皇后听了,不由得点一点头,又道:“如此说来,这小儿写出这么一首非诗非词的打油诗,果然是在藏巧守拙了?”
“一定是!那贾环进门的时候,小允子正好站在门口,亲耳听到贾环跟另一个叫贾琮的庶子说,随便写写就好,总不能盖过宝玉的光彩。
另外娘娘您是不知道,那贾环连半柱香的时间都没用到,就把三道题全部做完了……”
“怎么可能?”
皇后纵然母仪天下,也禁不住失声惊呼,“半柱香的时间都不到,可我瞧他这第三题的答案完全正确,他都不用运算的吗?”
“他说他生性惫懒,所以琢磨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法子……”
秦太监将贾环所提的“砍脚法”细细一说,皇后禁不住连连点头。
“果然聪颖绝顶,是个神童无疑了,只可惜……怎么出在荣国府呢?”
皇后叹息着想了一想,拿起手边的一叠考卷,“这些是从后宫几位妃嫔母家得来的稚子考卷,你给各宫分别送过去。
就说皇上给几个皇子皇女出了三道考题,本宫想着与民同乐,所以将三道考题发往各亲贵大臣府上。
请各宫妃嫔看过自己母家的考卷之后,自行对母家稚子进行封赏吧!……各宫是如何封赏的,你回头跟我说一声!”
秦太监大喜,赶忙跪下叩了头,这才恭恭敬敬接过一叠考卷,低头躬身退出长春宫。
秦太监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个小管事,平时是没有资格往各宫走动的,但如今皇后娘娘却将这个差事交给了他,只怕是要大用他了。
秦太监难免心中欢喜,对促成这件好事的贾环,倒是有了几分感激之意。
当时时间已晚,眼见宫门就要上锁,各宫妃嫔自然不可能再将赏赐送出宫去。
所以直到第二天上午,秦太监方回长春宫复旨,说道:“……贤德妃娘娘评说林黛玉跟薛宝钗的诗词春联最佳,赏赐颇为丰厚。但赏赐最厚的,却是贾宝玉。
剩余几个皆有赏赐,唯独两个庶子贾环贾琮没得赏赐。贾琮的考卷贤德妃娘娘完全没评价。倒是贾环的考卷上,贤德妃娘娘评了一句‘非诗非词不学无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庶子撩夫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庶子撩夫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