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羡慕柳莺,可以不用管这些烦心事,只需一心研究武道。
周衍决定,只要一突破,自己就变回年轻时的模样。
谁也没到过那个境界,谁会知道那个境界会有什么表现。
至于柳莺,那是自己的灵魂伴侣,过去百年相处可以证明她完全可以信任。
不过长生秘密太大,周衍也没有向她透露,只解释成了小时候遇见仙人得来的机缘。
---
只要事情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时间过的总是很快。
不出意料,皇帝见事情难以收场只能放任不管。
他想着只要自己不再管制,事情想必会很快恢复原样,他从来没有想过向周衍低头。
他是谁?他是上天之子,是上天派来管理这个天下的,天下都是他的。
周衍只是一个仗着武力高强欺负主人的家奴罢了。
他贵天下之主,一介家奴大肆冒犯已经是大为光火,他怎么会反过来向一介家奴低头。
只是他没想到,现在周衍伸在蜀地之外的触手更加具有攻击力。
明德商行毕竟是商的属性,天然带着妥协的基因。
墨家可不同,古之墨家就有为理想死不旋踵的传统。
现在的墨家比之古人丝毫不差,古人看不到实现理想的希望尚且如此,现在墨者与理想不过一步之遥,更加不在乎性命。
各地都开始有墨家活动的踪迹,《新墨经》中的道理对底层百姓而言极为顺耳。
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想加入其中,要不是要加入还有门槛,怕是很快天下就都是墨家门徒了。
学术主流的儒家后知后觉。
反应过来的时候,墨家早已发展壮大。
直到趁着墨家这股风气,各个古老学派纷纷冒头。
其中大部分都是起义势力在背后支持。
他们也看出了新学派的好处,一来可以统一手下思想,二来可以不用一心依赖儒家。
只是这些学派都刚刚起步,稚嫩的很。
在老牌势力儒家与新晋王牌墨家的联手绞杀下很快溃不成军。
只是他们背后毕竟有势力支撑,距离倒下还有很长的距离。
各家都开始完善学说,一时之间还真有几分百家争鸣的气象。
就连儒家也兴起了几种新学说。
周衍麾下的报纸沦为学说辩论的战场。
周衍也乐见其成,墨家只是仗着背后实力雄厚才能快速发展,理论方面与积累几千年的儒家不可同日而语。
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吸收一下各个学派的智慧,同时这也是磨砺理论的最好机会。
周衍从来没有担心过墨家会输,有谁听过手里有裁判权的选手输过的。
一些书生也以个人身份参与进这场讨论,纷纷在报纸上发表对各学派的看法。
这是一个没有zz正确的时代。
与学说思想蓬勃发展不同,各地民生截然相反。
各地墨家商会势力受朝廷打压影响,开始收缩。
商行收缩不要紧,可这商行可关系着当地百姓衣食住行。
说一句百万漕工衣食所系都是小的,衣食所系者岂止百万。
商行一收缩就会有人失去收入来源,这些人无所事事,又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
正经收入没有,只能涉足一些灰色地带。
如此一来,当地治安可想而知。
随着事件发酵,又有不少人受到糟糕治安影响加入灰色地带。
之后就是不断的恶性循环。
直到百姓活不下去,拿起了刀兵。
起义事件开始大规模爆发,这些起义势力与过去不同,各种小型学派与这些势力合流。
这些小型学派都是各学派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冗余人员。
没有正式拜入某家学派麾下,但极其认同这些学说,再与过去所学结合,形成了新的思想。
他们背后本来没有势力支持,很快就会烟消云散,或者被大学派吞并。
可是现在遇上起义新势力,简直就像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那些新势力本就是流民组成,缺少行动纲领,一些想要一展所学的小学派的加盟,简直是如虎添翼,很多势力就此发展壮大。
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受这些势力影响,早已大不如前。
之所以还没有崩溃,是因为发生了一场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事情。
有一股起义势力已经控制了三省之地。
这股势力的首领是一位先天宗师。
受战乱影响,武道开始大力发展。
过去要突破先天还要受到功法限制。
现在不同了,各方势力摩擦激烈。
在战场上,生死如此随意,很多一流高手积累已经足够,只欠一本功法。现在虽然没有功法,可生死考验比功法可强多了。
专注的精神、爆发的血气、妙到豪巅的武道技艺、生死一线的压迫,突破顺其自然。
先天到宗师也一样,虽然艰难不少,但是在生死面前又算的了什么。
这股势力的首领就是如此。
之所以只控制了三省之地,是因为附近势力同样有人突破至宗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