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孔明在祁山大营之中,见魏军因连日暴雨,又兼上次被己方将计就计,劫了所谓的“运粮”部队,士气低落,锐气已失,却依旧坚守不出,心中已知其必然是在等待时机,或是另有图谋。他听闻帐下众将皆请求乘胜追击,只是微微一笑,对众人道,其“意”念平和,却带着一丝难以揣测的深邃:“诸位将军稍安勿躁。那司马懿老贼,用兵之道,深沉诡诈,远非曹真之流可比。如今魏军新败,却不立刻撤退,反而选择固守,此举看似怯懦,实则暗藏杀机,其营寨之中,必有严密埋伏,只待我军追击,便要发动雷霆反噬。吾若当真挥师追之,正中其下怀。为今之计,与其冒险追击,徒增伤亡,不如暂且纵他远遁,使其麻痹大意。吾却可暗中分兵数路,径直从斜谷、箕谷等隐秘小道,再次奇袭祁山各处要隘,打他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此,方能彻底占据战场主动,使魏人不敢再轻易前来窥探!”
帐下众将闻言,却仍有些不解,有性急的将领问道:“丞相,若要攻取长安,平定关中,当有其他更为便捷的道路可走。丞相为何却执意要三番五次地夺取这区区祁山之地呢?”
孔明抚须笑道,眼中闪烁着智慧之光:“诸位有所不知。这祁山之地,看似寻常,实则乃是长安的门户与咽喉!更是陇西诸郡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任何一支从陇西来援的魏军,皆须从此地经过。更兼此地前临渭水,后靠斜谷,左右两侧皆有山川可依,地势险要,极易设伏,乃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地,‘龙脉之气’汇聚之所。吾之所以屡次欲先取此地,便是要占据这‘天时地利’,方能稳操胜券也。”
众将听孔明此番精辟入里的分析,无不恍然大悟,皆是拜服于地,同声赞道:“丞相高见,我等愚钝,实不能及也!”
随即,孔明便开始调兵遣将:命大将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四将,率领一支精兵,从箕谷小路出击;命大将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四将,亦率一支精兵,从斜谷小路进发。两路兵马,约定日期,务必同时抵达祁山脚下,会师一处。诸事调拨完毕之后,孔明便亲率中军主力,命小将关兴、廖化二人为先锋,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向祁山方向进发。
却说魏国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二人,在后方监督各路兵马,缓缓向长安方向撤退。司马懿唯恐孔明有诈,特意派遣了一支精锐斥候部队,深入陈仓古道之中探视。斥候回报,言说蜀兵并未追来,沿途亦无任何埋伏的迹象。又如此小心翼翼地行军了十数日,先前奉命在后方埋伏接应的各路魏军将领,也都陆续返回中军大营,皆言说蜀军主力毫无动静,并未发现任何追击的迹象。
曹真至此,方才放下心来,对司马懿道:“仲达,看来是吾等多虑了。连日秋雨(此处指前文大雨),早已将各处栈道冲毁,道路泥泞难行,那诸葛孔明深居汉中,消息闭塞,恐怕至今尚不知晓我等已经退兵的消息,又岂会前来追赶?”
司马懿闻言,却是缓缓摇头,其“意”念之中,始终笼罩着一丝不安。他沉声道:“大司马此言差矣。依我看来,蜀军主力,不日必将随后杀出!”
曹真不解,问道:“哦?仲达何以如此断定?”
司马懿目光深邃,遥望西南方向,缓缓道:“大司马请想,近几日来,天空晴朗,道路渐干,倘若诸葛孔明当真有心追击,早该有所行动了。然其至今按兵不动,分明是料定我军在撤退途中必有埋伏,故而才故意纵容我军远去,以麻痹我等。待到我军主力大军尽数撤过险要地带之后,他必然会尽起大军,趁我军后方空虚,一举夺取祁山各处要隘!”
曹真听了司马懿这番分析,心中却依旧有些不以为然,将信将疑。
司马懿见状,微微一叹,知道曹真“贪功轻敌之气”又起,便索性激他一激道:“子丹都督(曹真)若是不信,你我二人不妨在此打个赌赛如何?吾料定诸葛孔明,此次必然会兵分两路,同时从斜谷、箕谷两路杀出,直扑祁山。吾与子丹都督,便各率一支兵马,分别扼守住斜谷、箕谷的出口之处。以十日为期,倘若十日之内,并无蜀兵从此二处杀来,便算我司马懿判断失误,届时,我愿当着全军将士之面,自涂红粉,身穿女装,来到都督大营之前,叩首伏罪,任凭都督处置!如何?”
曹真本就对司马懿屡屡压制自己感到不满,又听他如此一说,更是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当即怒道:“好!司马仲达!此乃你自取其辱,休要怪我!倘若十日之内,当真有蜀兵从此二处杀来,我曹子丹便将天子昔日御赐与我的白玉束带一条、千里御马一匹,尽数赠送与你!一言为定!”
于是,二人当即便立下赌约,将兵马分为两路:曹真亲率一支大军,屯于祁山之西的斜谷口;司马懿则率另一支大军,屯于祁山之东的箕谷口。各自安营扎寨完毕之后。司马懿为防万一,又亲率一支精锐兵马,预先埋伏于箕谷附近的隐秘山谷之中,以为后援;其余军马,则分别扼守住各处紧要路口,严密布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