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非洲女士来到展台,手里拿着一张画满花纹的纸:“您好,我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手工艺人,我们部落也有类似的糖艺制作,但造型比较简单。我能不能把我们部落的图腾花纹,融入你们的糖龙里?”
温如霜和风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风痕立刻拿出平板电脑,让女士在屏幕上画出图腾花纹——那是一种由曲线和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风痕快速将图案扫描进建模软件,尝试将其融入糖龙的腹部,温如霜则在一旁建议:“可以把圆点图案改成鳞片的一部分,曲线刚好可以作为龙腹的装饰,这样既保留图腾的特点,也不破坏龙的整体造型。”
半小时后,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新的糖龙模型——龙身是传统造型,腹部刻着尼日利亚图腾花纹,龙尾处还加了一小段非洲鼓的轮廓。女士看着模型,激动得眼眶发红:“这就是我想要的!太完美了!我能不能跟着你们学习制作,回去教给部落里的人?”
“当然可以!”温如霜立刻拿出教学手册,还额外加了几页关于图腾融入设计的笔记,“我们不仅可以教你制作技巧,还可以把这个新设计的糖龙模型发给你,你回去后可以用3D打印机辅助制作,这样能更快上手。”
风痕也补充道:“我们传承基地有线上教学平台,上面有详细的数字工具使用教程,你注册后可以随时观看,遇到问题也能在线提问,我们会尽快回复。”
女士紧紧握着手册,不停地说着“谢谢”,还邀请他们有空去尼日利亚,感受当地的手工艺文化。
展会最后一天,主办方举办了“非遗创新成果评选”,糖龙展台的“中西合璧糖龙”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佳融合奖”。颁奖时,主持人念出获奖词:“中国糖龙技艺,用数字技术激活传统,用文化融合连接世界,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
站在领奖台上,风痕握着奖杯,看向台下的温如霜,想起这次巴黎之行的点点滴滴——从最初担心海外观众不理解,到后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甚至有人主动提出融合本国文化元素,这不仅是对糖龙技艺的认可,更是对“非遗无国界”理念的最好诠释。
温如霜在台下看着他,手里拿着观众留下的厚厚一沓联系方式,有艺术学校的老师、手工艺人、文化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不少普通爱好者。这些联系方式,就像一条条纽带,将中国的糖龙技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连接起来,也为糖龙的海外传承埋下了种子。
返程的飞机上,风痕靠在窗边,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巴黎城,对温如霜说:“下次再参加国际展,咱们可以准备更多国家的文化元素,比如把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樱花都融入糖龙设计,让糖龙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使者’。”
温如霜笑着点头,翻开笔记本,上面已经写满了新的计划:“我还想整理一份‘全球糖艺纹样数据库’,把这次收集到的各国花纹都存进去,方便以后的创新设计。对了,尼日利亚的那位女士,已经给我发消息说,她开始尝试制作图腾糖龙了,还发了照片,做得特别好。”
风痕凑过去看照片,屏幕里,一条带着非洲图腾的糖龙摆在桌子中央,周围围着一群孩子,脸上满是好奇和欢喜。他忽然觉得,这次巴黎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奖杯,而是让糖龙技艺走出了国门,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让这份甜蜜的传承,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两人手中的糖龙设计图上。图纸上,一条融合了各国文化元素的糖龙正蜿蜒盘旋,仿佛要冲破纸面,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而风痕和温如霜知道,这只是糖龙海外传承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他们去书写,更多的文化等着他们去连接,让这条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糖龙,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