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节过后一周,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下司马镇,多吉大叔就急匆匆地敲响了何大清家的木门。
"何师傅!快起来!"多吉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今天乃堆拉山口的边贸集市开市,再晚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何大清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门,只见多吉一身崭新的藏袍,身后跟着三头驮满货物的牦牛。"什么集市?"他还没完全清醒。
"中不边境贸易啊!一年就这一次!"多吉手舞足蹈地解释,"我带了亚东的黑木耳和松茸去换不丹的蜂蜜和印度香料。你和淮茹要不要一起去见识见识?"
这个消息立刻让何大清清醒了。他转身叫醒还在睡的秦淮茹:"淮茹,快起来!今天有边境集市!"
一小时后,三人随着人流向乃堆拉山口进发。路上,越来越多的商贩加入队伍,有藏族、汉族,还有穿着不丹传统服饰的商人。骡马的铃铛声、人们的谈笑声在山谷中回荡,热闹非凡。
"这规模比我想象的大多了。"秦淮茹惊叹道。她今天特意穿上了那件蓝色藏裙,头发像当地妇女一样编成辫子,看上去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多吉骄傲地挺起胸膛:"那当然!这可是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以前茶马古道时期更热闹,马帮的队伍能从山口排到镇上去!"
随着海拔升高,雾气渐渐散去。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的景象让何大清和秦淮茹同时屏住了呼吸——乃堆拉山口前的平地上,密密麻麻搭满了帐篷和摊位,五彩经幡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至少上千人已经在进行交易。印度香料的气味、不丹辣椒的辛香、藏族酥油的奶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边境气息。
"你们自己去转转吧,"多吉说,"我得去占位置了。中午记得来我的摊位吃饭,强巴卓嘎准备了羊肉包子!"
何大清牵着秦淮茹的手,漫步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商品琳琅满目:不丹的手工纺织品、印度的铜器、尼泊尔的唐卡、西藏的药材,还有来自内地各省的特产。商人们用各种语言讨价还价,有时甚至需要手脚比划才能沟通。
"大清,你看那个!"秦淮茹突然指着一个卖山货的摊位,"那些包装像不像东北的?"
何大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摊位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东北特产:人参、鹿茸、黑木耳,还有熟悉的"刘记山货"商标。摊位后面,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正背对着他们指挥着几个人在整理货物,那背影莫名地熟悉。
"不可能吧..."何大清喃喃自语,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向那个摊位走去。
当他们站在摊位前时,那男子恰好转过身来。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男子的脸上先是疑惑,继而震惊,最后化为难以置信的喜悦。
"何...何大叔?"男子颤抖着声音,手中的山货掉在地上。
"刘野?!"何大清的声音哽住了,"真是你小子?"
刘野——八年前何大清在黑省汤旺河隐居时认识的那个开小服装店的混混头,如今竟站在西藏边境的集市上!岁月在他脸上已刻下了的痕迹,但更多了成熟、稳重的气势。
刘野绕过摊位,一把抱住何大清,用力拍着他的后背:"何大叔,真的是您!我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松开后,他上下打量着何大清,"似乎样子和在汤旺河时没什么改变,身姿挺拔,一脸正气!"这时他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秦淮茹,"何婶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秦淮茹微笑着:"这刘野一直是嘴这么甜……"
刘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真好!何大叔正巧……"他转身从货架上取下两盒包装精美的山参,"见面礼,自家店里最好的货!"
秦淮茹接过礼物,惊讶道:"'刘记山货'?你现在做这行当?"
"嘿嘿,小买卖,"刘野挠挠头,露出几分得意,"东北三省有二十八家连锁店,今年刚开了网上售货!"
何大清惊讶地瞪大眼睛:"行啊你小子!当年那个在汤旺河倒腾服装的小混混,现在成大老板了?"
"还不是多亏了您老帮助!"刘野接着感激的说,"何雨燕何总给我很大支持……",其实他还想说还有何明婉,可是心虚,没有出口。
正说着,几个穿着不丹传统服装的商人来到摊位前,指着人参比划着问价。刘野熟练地用刚学会的不丹语数字讨价还价,最后成交了两盒。
"可以啊刘野,"何大清笑道,"连不丹话都会说了?"
"做买卖嘛,学几句简单的。"刘野收起钱,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住附近?"
"就在下司马镇,离这儿不到十里地。"何大清说,"刘野,今晚一定得来我们家住,好好叙叙旧!"
刘野欣然答应:"那敢情好!我这摊子再摆半天就收,这次带人人,主要是了解一下行情,想把市场发展到这里。我下午跟你们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