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放下电话时,手指还停留在听筒上,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办公室窗外,甘省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这老朱,还真舍得把宝贝儿子往我这穷乡僻壤送?"他自言自语道,手指无意识地在办公桌上敲击着。
电话里,文化部朱部长热情洋溢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老何啊,聿修那孩子就拜托你了!年轻人就该到基层锻炼,吃点苦头才能成长嘛!"
何大清揉了揉太阳穴。那天饭局上他不过是随口一说,哪想到朱部长竟当了真。现在倒好,人情债欠下了,还得帮着安排人家儿子的仕途。
"何达!"他朝门外喊了一声。
秘书何达应声而入,手里捧着刚泡好的茶。这位跟了何大清五年的秘书,已经能准确判断领导每个语气的含义。
"省长,您找我?"
何大清接过茶杯,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文化部朱部长的公子,朱聿修,正处两年了。机关下基层有什么政策?"
何达眼睛一亮,迅速在脑海中调出相关资料:"按规定,部委正处满两年下地方,可以提半级使用。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朱公子这种情况,一般会安排个相对轻松的岗位过渡。"
何大清哼了一声:"老朱把儿子送来,可不是为了享福的。"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甘省地图前,手指在金城市的位置点了点,"就这里吧,金城市副市长,分管金融监察、外事和文化广电。"
何达倒吸一口冷气。金城是甘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金融监管问题复杂,外事活动频繁,文化广电系统更是盘根错节。这个分工,可一点都不轻松。
"省长,这是不是...太狠了点?"何达小心翼翼地问。
何大清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狠?老朱不是说要锻炼儿子吗?我这是成全他。"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告诉金城市委,两年内不准批朱聿修的探亲假。既然来了,就好好待着。"
何达暗自咋舌,心想这朱公子是哪里得罪省长了?但他识趣地没有多问,只是点头记下。
"还有,"何大清突然想起什么,"小当在文化部工作的事,别让朱聿修知道。"
与此同时,北京朱家书房里,朱聿修听完父亲的安排,眉头微蹙:"金城市?那么偏远?"
朱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意味深长地看着儿子:"怎么,怕吃苦?"
"不是,"朱聿修推了推眼镜,"只是没想到何省长这么...重视。"
朱部长哈哈大笑:"何大清这是给我面子!你知道他两个女婿现在什么位置吗?"不等儿子回答,他便如数家珍般道来,"王泽,黑省省长;任小川,昌平市委书记。都是在何大清手下历练出来的!"
朱聿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当然知道这两位政坛新星,却不知他们与何家的关系。
"爸,您这是..."他突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不由得耳根发热。
朱部长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聿修啊,你也28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何家那闺女,要模样有模样,要才华有才华,家世也好..."
"爸!"朱聿修打断父亲的话,却不由自主想起何雨欣那双明亮的眼睛和发言时自信的神采。那个女孩,确实与众不同。
朱部长看儿子这反应,心里有了数,但也不点破:"好了,工作要紧。到了金城好好干,别辜负何省长的期望。"
朱聿修点点头,思绪却已飘远。他想起那天会后,何雨欣谈论中外文化交融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样鲜活,那样动人...
三天后,朱聿修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前往甘省的列车。站台上,朱部长罕见地拥抱了儿子一下:"记住,多看、多学、少说话。"
列车缓缓启动,朱聿修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北京城,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金城市的迎接仪式简单得近乎敷衍。市委组织部派了个科长来接站,连分管副市长都没露面。去市政府的路上,那位科长有一搭没一搭地介绍着金城的情况,语气中透着显而易见的轻视。
"朱市长年轻有为啊,"科长从后视镜里打量着朱聿修儒雅的面容和金丝眼镜,"咱们金城条件艰苦,就怕您这样的京城公子不适应。"
朱聿修微微一笑:"多谢关心,我会尽快熟悉工作。"
到了市政府,情况并没有好转。常务副市长李国栋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干部,皮肤黝黑,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他草草和朱聿修握了握手,就让人带他去办公室。
"朱市长年轻,先从简单的抓起吧,"李国栋说,"文化广电这块比较清闲,适合你。"
朱聿修听出了话中的轻视,但不动声色:"李市长,省里文件明确我分管金融监察、外事和文化广电。我想先从金融监管入手。"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几秒。几个本地干部交换着眼色。金融监管是金城最棘手的工作之一,涉及多家地方银行的违规操作和政商勾结,前几任分管领导都栽在了这上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