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过去五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占比..."
她的汇报条理清晰,既有宏观数据,又有典型案例,还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连刘志强也开始认真记录。
汇报结束后,刘志强第一个提问:"于处长,你提到要打造文化名片,具体有什么想法?"
于海棠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几个回合下来,刘志强满意地点头。这时,曲洪志突然插话:"于处长的想法很好,但可能不太符合我省实际。我们省..."
"曲处长,"于海棠不卑不亢地打断他,"我调研过,我省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只是缺乏整合。比如两江流域的渔猎文化,完全可以开发成旅游线路,带动周边经济。"
刘志强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于处长,你写个详细方案给我看看。"
会议结束后,曲洪志脸色阴沉。于海棠知道,自己赢了第一回合,但战争才刚刚开始。
回到办公室,她发现桌上多了一堆文件,都是急件。陈文芳站在一旁,假惺惺地说:"曲处长说这些都需要今天处理完。"
于海棠扫了一眼,至少有二十份文件。她微微一笑:"没问题。"
等陈文芳走后,她拿起电话:"张科长吗?我是于海棠。有份文件需要你们处提供一些数据...对,很急...谢谢啊。"
她一连打了几个电话,把部分工作合理分配出去。下午四点,所有文件都处理完毕。当她把文件送到曲洪志办公室时,对方明显吃了一惊。
"于处长效率很高啊。"曲洪志皮笑肉不笑地说。
"应该的。"于海棠平静地回答,转身离开时,感觉到背后灼热的目光。
下班后,于海棠直接去了何雨水家。省长王泽正在书房看文件,见她来了,放下手中的工作。
"海棠来了,坐。"王泽今年才三十四,最年轻的封疆大吏。面对妻子的闺蜜面容和蔼但眼神锐利,"听说你今天在部里表现不错。"
于海棠有些惊讶:"您都知道了?"
"老刘给我打电话了,夸你思路清晰,是个干才。"王泽笑了笑,"不过你要小心曲洪志,这人睚眦必报。"
何雨水端来茶水:"海棠,你打算怎么办?"
于海棠抿了一口茶:"我想先从内部瓦解他的小团体。我发现科员张明远对他不满,可以争取过来。"
王泽点头:"策略不错。不过记住,在机关里,光有靠山不够,还得有真本事服人。"
周末的家宴上,于海棠刻意与刘志强邻座。两人聊得很投机,从文化产业发展到新媒体宣传,刘志强对她的见解颇为赞赏。
"小于啊,你那个松花江文化开发的方案我很感兴趣,下周找个时间详细聊聊。"临走时,刘志强主动说。
"好的,刘部长。"于海棠恭敬地回答,余光看到不远处的曲洪志脸色难看。
周一上班,于海棠发现办公室气氛微妙地变了。几个平时对她爱搭不理的同事开始主动打招呼。中午食堂,张明远"偶遇"她,一起吃了饭。
"于处长,听说您和刘部长很熟?"张明远试探地问。
于海棠笑而不答,转而问:"张科长在处里工作几年了?"
"五年了。"张明远叹气,"一直没提拔,曲处长说我没大局观。"
"我看过你写的材料,文笔很好。"于海棠真诚地说,"有机会我们可以合作一些项目。"
张明远眼睛一亮。于海棠知道,自己找到了第一个盟友。
接下来的日子,曲洪志的刁难变本加厉,但于海棠总能巧妙化解。她利用与刘志强建立的关系,争取到了几个重要项目的主导权,并有意将张明远和其他几个有能力但被曲洪志压制的同事纳入团队。
陈文芳发现自己的地位被动摇,开始四处散布于海棠靠关系上位的闲话。于海棠听说后,在一次全处会议上不经意地提到:"王省长说,我们省的宣传工作要创新思路..."
众人交换眼神,明白了她背后的能量。渐渐地,处里的风向开始转变。
一个月后,部里突然宣布要调整宣传一处和二处的职能分工,由两个处各出一个方案。曲洪志志在必得,亲自挂帅。于海棠则组建了一个精干团队,张明远是核心成员。
方案评审会上,曲洪志的汇报充满空话套话,而于海棠的方案数据详实、可操作性强。最终,刘志强当场拍板采用了于海棠的方案,并决定由她牵头负责实施。
会后,曲洪志把于海棠叫到办公室,脸色铁青:"于海棠,你别以为有靠山就能为所欲为!"
于海棠平静地看着他:"曲处长,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您对我的工作有意见,可以向部领导反映。"
曲洪志一拳砸在桌上:"你等着!"
于海棠转身离开,心中却毫无惧意。她知道,自己已经在宣传一处站稳了脚跟,而曲洪志的嚣张日子不会太长了。
走出办公室,张明远等在门外,眼中带着敬佩:"于处长,有几个同事想请您吃饭,不知道您有没有空?"
于海棠微笑点头:"好啊,大家一起。"
她明白,在机关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智慧比权势更重要,人心比位置更关键。而她,才刚刚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