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这一天王慧并没有出去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准备祭拜神明。
在青川市,传统祭拜活动主要围绕农历节日展开,如春节、中元节、冬至等等。但华夏公历元旦(1月1日)却并非青川市传统的祭拜节日,不过仍有部分家庭会进行简单的祈福仪式。
随着陈默日渐成才,王慧对家中供奉的"武帝"愈发心怀感激。尽管新时代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但王慧始终坚信是"武帝显灵"带来了儿子的蜕变——毕竟陈默一年多的惊人变化,她都实实在在地看在眼里。
青川市民众历来将"武帝"奉为海岛守护神,市内武帝庙不仅是东南沿海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更是琉球数百座武帝庙的香缘祖庭。相传清末某个台风夜,有渔民目睹海上泛起红光,隐约显出武帝提刀而立的身姿,顷刻间风平浪静。自此"镇海武帝"信仰深入人心,渔民出海前必拜武帝求平安,这一传统已延续至今。
趁着陈默在吃早餐,王慧来到客厅供奉的“武帝”画像面前。她先是用打火机点燃三根香火,然后双膝跪在地上,合掌将手中的香火举至眉心。闭上眼睛时嘴里念念有词,脸上也是一副虔诚的模样。少顷,王慧才起身把手上的三根香火插在“武帝”画像前的香炉,供桌上除了香火,还有新换上的水果和饼干。
陈默吃完饭看到母亲王慧正在做祭拜后的收尾工作也只是扬了扬眉毛,他对这些祭拜的习俗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以前还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封建社会的糟粕。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逐渐明白任何文化现象的存在必有其深层缘由。或许这些传统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生命延续的朴素期许。
“妈,今天晚上想吃清蒸龙利鱼。”
“好,等会早市我去买一条,还有吗?”
“没...唔,要不加只鸡吧,突然想吃鸡肉了,其他的你看着办吧,嘿嘿。”
“嗯。”
见王慧点点头,陈默笑了笑,心情无限美好,哪怕只是平淡的日常对话,此时也显得很幸福。
......
陈默在楼下烧好一壶水灌进保温壶,转身上楼码字。按照每章六千字的标准,他的存稿已逼近六十万字大关,换算下来已积攒了将近一百章的存稿。虽然每天码字的速度不算快,但陈默对这部作品抱有颇高期待。即便早已规划好主要情节和关键剧情点,但他仍在不疾不徐地雕琢每个章节...
早上的时光对陈默来说是平淡的,但对其他人却并非如此。
林晓早上就满怀期待的跟着母亲徐甜出门了。原本周六晚上徐甜就打算带着林晓去市里面的“时光密码”美发沙龙做一次发型,但林晓却觉得睡过一夜之后发型容易走样,还是留待今天去做会更好些。
在林晓出门做发型时,唐沁也没有闲着。她拉着吴芳一起前往市中心的一个小店,那是一家二元店,这家店的噱头就是店里面所有东西的价格都是2元。唐沁特意拉着吴芳过来,就是想为三人的元旦晚会挑个统一的纪念品。
而叶妍此时正在母亲房间整理化妆品,逐一辨认着各类用品。想起昨天在学校帐篷前因为不懂化妆而手足无措的样子,叶妍的眼神便更加坚定。虽然明白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想到往后总要接触这些,此刻的摸索也算为将来的梳妆打扮打下基础。
所有人的早上都很忙碌,陈默忙着码字,王慧忙着去早市采购,陈建国忙着打呼噜...
十点半,王慧推门进屋,发现客厅里空荡荡的,当即蹙起眉头。她把早市采购的食材往厨房台面一撂,踩着拖鞋"噔噔"上了二楼,推开卧室门就朝床上隆起的那团被子拍去。
“啪!”
“昨晚又灌到几点?太阳晒屁股了还赖床!”
陈建国被一巴掌拍醒,睡眼惺忪地含糊应了声:“嗯?”
见他眼皮又要耷拉,王慧抄起枕头边的空调遥控器往他胳膊敲去。陈建国“哎呦”一激灵,总算彻底睁了眼。“昨天老张做东...就小酌两杯...”他揉着发麻的胳膊嘀咕,“真没多喝,我注意着呢,连车都扔烧烤摊了...”
“菜场买了生蚝芹菜,都是你爱吃的。”王慧打断他,见丈夫支起身子要辩解,脸色又沉了三分,“午饭你做!赶紧给我起来!”
话音未落王慧人已起身出去,楼道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伴着电视开机声渐远。陈建国盯着天花板发了会儿愣,慢吞吞抓过床头柜上的保温杯灌了两口。
陈默在房间偷笑一声,二楼房门都开着,他自然也听到了母亲王慧的训斥声,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父亲陈建国在外人面前总是豪气干云的模样,烟酒牌样样精通,举手投足间更是带着几分江湖气派。可这个在外有些大男子主义的汉子,回到家中却格外敬重妻子王慧。倒不是惧内,实在是妻子温婉贤淑得让人挑不出理——王慧既不会碰烟酒,就连最简单的钓红点纸牌都不会玩,夫妻二人的性格可谓天差地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