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6月,戊时,养心殿的蒸汽吊灯将袁世凯的影子投在《大清工业规划图》上,如同一只展开的铁锚。他转动翡翠算筹,筹身「富国强兵」四字与桌面的抗磁砂共振,在地图上投出闽赣竹林的轮廓——那里藏着南洋算理公所最大的竹碳工坊。
「载沣摄政王殿下口谕,」他扫过满堂大臣,目光停在詹天佑的铁路徽章上,「着匠务大臣袁世凯,续行光绪朝算理新政,以工业固国本。」算筹顿在「士匠分流」条款上,「天工科考生可免试进入北洋技工署,传统科举生仍需殿试。」
詹天佑出列,铁路徽章在蒸汽灯下泛着冷光:「启禀大人,京张线抗磁轨需闽赣竹碳,但南洋算理公所……」
「南洋算理公所已纳入北洋技工署编制,」袁世凯打断道,算筹敲在《匠人户籍改制方案》上,「陈阿水的漕帮旱路,今后由北洋技工署统一调度。」他忽然露出微笑,「詹大人不是想要纯净竹碳吗?算理学院北院的蒸汽窑,明日就拨给京张线。」
殿外传来蒸汽钟的报时声,袁世凯的翡翠算筹与光绪的金镶玉算筹残片产生共振,墙面上显形出用抗磁砂写的「七三开」——那是与西门子合建磁导炮的密约代号。
7月,申时,津沽港的西门子货轮汽笛震天。袁世凯站在抗磁砂码头上,看着詹天佑将算筹插入黄铜编码器,齿轮组随敲击节奏转动,在抗磁砂电缆中生成「勾股术」编码信号。德国公使穆默递来《中德磁导技术同盟条约》,羊皮纸上的「共享矿脉」条款下,用抗磁砂写着「磁导计划」。
「根据《清英续议缅甸条约》,」袁世凯微笑着展开《南洋侨民商牌》副本,铜牌背面的《商君书》算题与德方图纸形成磁导回路,「我国匠人可凭算筹技艺参与技术合办,但核心矿脉需由清国控股。」
穆默挑眉:「贵国连抗磁砂提纯都依赖我国设备,何以谈控股?」
袁世凯示意詹天佑呈上磁导炮原型,炮闩缝隙里渗出竹碳微尘:「詹大人改良的竹碳渗层工艺,隐铁率已达95%。」算筹轻点炮身,「至于提纯设备……」他望向远处的算理学院,「天工科的学生,早已破译贵国三年前的蒸汽差分机图纸。」
8月,卯时,闽赣竹林的蒸汽锯床切开抗磁竹,竹碳粉末自动吸附在传送带上。袁世凯的密探混在匠人中间,看着陈阿水将抗磁砂肥皂塞进竹筒,表面刻着「忠孝两全」——那是南洋算理公所的新商牌。
「陈堂主,」密探递上匠务大臣的特许令,「北洋技工署要收编这片竹林。」
陈阿水用算筹敲碎竹筒,露出里面的抗磁砂炸弹:「告诉袁世凯,竹子可以砍,算筹可以收,但匠人脑子里的《九章算术》,他收不走。」他望向竹林深处的磁导中继站,那里藏着小顺设计的磁导屏障,「南洋的算理公秤房,已经给每根竹子上了『士匠分流』的户籍。」
与此同时,算理学院北院的蒸汽窑正式投产,詹天佑看着竹碳在窑中烧成幽蓝,忽然收到小顺的密信:「樱花木磁粉与抗磁竹的耦合实验,已有突破。」信末附着算筹刻纹,正是袁世凯翡翠算筹的「稳」字轨迹。
9月,戌时,紫禁城的蒸汽灯将菊花照得雪白。袁世凯设算理夜宴,宴请各国公使,餐桌上的每道菜都配有算筹式温度计。他举起酒杯,杯底的抗磁砂映出各国公使的磁导频率。
「诸位请看,」他指向殿外的抗磁砂城墙,「这是用《考工记》工艺烧制的磁导屏障,可抵御任何磁导炮攻击。」算筹在掌心转出北斗形状,「而屏障的核心,是我国匠人的算理智慧。」
英国公使朱尔典轻笑:「听说贵国匠人在南洋用算筹丈量法律?」
「正是,」袁世凯展开《殖民地工业安全操作指南》,「贵国副总督已将我国算理模型纳入标准,这说明——」算筹重重敲在桌上,「东方算理,也是世界公器。」
宴后,詹天佑留下,看着袁世凯案头的《匠人血书》:「八十万匠人联名,要求保留匠籍自治。」
袁世凯转动算筹,筹身「忍」字与「工」字交替显形:「詹大人可知,南洋算理公所在南洋建了算理法庭?」他忽然压低声音,「但法庭的磁导仪,用的是北洋技工署的零件。」
喜欢嘉庆变法:数据治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嘉庆变法:数据治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