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卯时,星洲港笼罩在淡蓝色的晨雾中,槟榔树的叶片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接货老者站在竹碳工坊前,用算筹敲击槟榔树干,七声短响惊飞了树梢的雀群。正在筛拣竹碳的华工们放下竹筛,腰间的「匠人尊严」算筹随着动作轻晃,刻纹间残留的抗磁砂粉末在雾中若隐若现。
老者卷起袖口,新纹的「护」字刺青还未完全结痂:「松本的矿车制动装置不符合《海峡殖民地工业安全法》。」他举起刻有「工安」的算筹,筹身嵌着微型抗磁砂传感器,「上个月三名华工重伤,日商拒赔的理由是『清国匠人技术落后』。」
算理班学徒们散开,将抗磁砂检测包贴在矿车底盘。这些由吉隆坡算理公秤房监制的检测包,内置《九章算术》力学公式换算表,当樱花木磁粉含量超标时,包身的指示剂粉会氧化变红。「根据皇家学会《殖民地技术检测协议》,」学徒们齐声背诵,「本土匠人可使用传统算理标准进行安全鉴定。」
小顺在竹屋窗口观察,看见华工们用算筹丈量矿车轴距,竹筹与铁轨接触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那是在测算磁导制动距离。他摸出袖中詹天佑送的铁路工程手册,手册内页夹着三年前铁锚堂绘制的《矿车安全算理图》,图中用朱砂圈注的「樱花木磁粉临界值」与眼前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
申时三刻,蒸汽钟的报时声中,七千算筹同时敲击矿车部件,发出蜂鸣般的共振。抗磁砂检测包集体泛红,松本的脸色比樱花木还要惨白。华工们用算筹摆出《海峡殖民地工业安全法》竹简模型,每片竹简都夹着公秤房出具的《磁导检测备忘录》,边缘的抗磁砂芯记录着矿车历次维修的磁导数据曲线。
「松本先生,」老胡椒递上的《工伤鉴定书》附有英国皇家学会新加坡分会的检测报告,「根据第47条,贵公司涉嫌违反殖民地工业安全标准。」
松本后退半步,撞在蒸汽差分机投射的矿车设计图上。抗磁砂光标标注的违规部位,正是公秤房用三个月时间破解的日商专利漏洞——他们在制动装置中掺入过量樱花木磁粉,以降低成本却导致磁导失衡。
吉隆坡算理公秤房内,陈芳将算筹式公证仪的检测结果递给英国殖民官员。仪器内部的抗磁砂矩阵通过光学棱镜,将矿车制动数据投射在羊皮纸上,左侧是《考工记》的「车舆之法」图示,右侧是牛顿力学的磁导公式推导。「这些数据经公秤房三次复核,」他指着误差小于千分之三的对比表,「且符合《殖民地技术公证程序条例》第12款。」
英国副总督翻阅着附有华工指纹的《技术申诉书》,指尖停在「士匠分流」的制度说明上——南洋华人可通过算筹技艺获得天工科身份,其技术鉴定具有殖民地法律同等效力。「公秤房的检测程序,」他不得不摘下眼镜擦拭,「符合女王陛下的殖民地行政规范。」
当松本在赔偿书上签字时,星洲港的华工们唱起《匠人醒世歌》。英国殖民当局的监察官举起望远镜,看见华工们用算筹摆出「公义」二字,每个笔画都是《九章算术》的标准刻度。远处吉隆坡公秤房的钟楼亮起三色灯,那是用摩斯密码发送的「公证完成」信号。
深夜,老胡椒将赔偿书放在小顺案头:「公秤房说,这次维权的算理模型,会纳入《殖民地工业安全操作指南》。」
赔偿书内页夹着公秤房的技术白皮书,附录是小顺三年前撰写的《磁导制动安全算法》,此刻被标注为「华人技术标准范例」。他指尖抚过纸上的抗磁砂印鉴,忽然想起光绪曾在算理学院说过:「洋人有洋人的法条,咱们有咱们的算理,只要算得准,哪儿都有说理的秤。」
星洲港的蒸汽钟传来沉稳的报时声,与吉隆坡公秤房的钟声相差不过半息。小顺摸出磨平的无纹筹,在尾部刻下「公」字——这是公秤房新颁的「算理公证人」标识,凭此可在殖民地法庭直接提交算理证据。竹窗外,矿场的抗磁砂安全灯次第亮起,每一盏灯下,都有匠人用算筹对照《海峡殖民地工业安全法》,重新丈量着自己的权利边界。
英国副总督在给伦敦的密报中写道:「这些华人将算筹嵌入法律条文,用《四书》注疏解释技术标准,当我们还在争论如何管理殖民地时,他们已用算理在蒸汽时代为自己打造了一套并行的规则体系。」
喜欢嘉庆变法:数据治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嘉庆变法:数据治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