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灶台支在打谷场上,二十口铁锅整齐排列,锅里炖着热气腾腾的杂粮粥,那粥香弥漫在空气中,给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
女人们围在灶台边,将从废墟里抢救出的腊肉切成薄如蝉翼的片,每一片都切得极为用心。王婶更是惊喜地翻出了半罐发潮的野山椒,那野山椒的味道,瞬间勾起了大家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爱国,尝尝这个。” 张寡妇微笑着递来竹筒饭,竹筒饭里的糯米晶莹剔透,还掺着新采的松茸,那香气扑鼻而来,“我家地窖居然没塌,存着的山货够吃半月,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牛爱国接过竹筒饭,轻轻咬了一口,那略带霉味的陈米在口中散开,却让他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与力量。耳畔,是叮叮当当的修缮声,那声音仿佛是一首希望的乐章。
铁柱带着人正奋力重立起第一根房梁,他们喊着号子,每一声都充满了力量。几个半大孩子像欢快的小松鼠,在人群中穿梭着递工具,就连调皮的狗剩,也抱着比自己还高的竹筐,努力地运着碎瓦,那小小的身影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暮色渐渐降临,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二十盏桐油灯在废墟上依次亮起,那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村民们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脸庞。
女人们就着火光,认真地缝补着被褥,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老村长蘸着泥水,在石板上仔细地勾画着重建图纸,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村子未来的模样。
村民们纷纷摩拳擦掌,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子的重建工作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扛着沉重的木料,女人们细心地整理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生活用品,老人们则坐在一旁,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为年轻人们出谋划策,时不时叮嘱几句注意事项。
牛爱国充分发挥自己的预言能力,在重建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穿梭在各个重建现场,凭借脑海中闪过的预言画面,提前告知大家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难题,避免了不少意外的发生。
同时,他还主动加入到重体力劳动中,和小伙子们一起搬运石块、搭建房梁,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也沾满了尘土,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而明亮。
村子里到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重建氛围,每个人都在为了让家园重焕生机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
喜欢掌控全球语言,从做神棍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掌控全球语言,从做神棍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