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风沙,穿过茫茫大漠。
在斥候营都尉唐延海麾下那名斥候营什长及其小队的护送下,西域商人安德海和他的商队,终于踏入了朔州地界。
途经丰州、银州时,安德海已觉边塞军镇气象森严,与西域诸国风貌迥异。
然而,当他真正踏入朔州城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这个往来西域和中原,见多识广的大商人彻底愣住了。
城门宽阔,车马人流如织,却秩序井然。
最令他惊奇的是,城内的马车、行人,竟皆靠右侧通行!
虽有车马喧嚣,却无拥堵混乱之感。
不时有身着统一灰色短褂、臂缠袖标的人员巡视,见到地上有零星纸屑果皮,便立刻上前清扫。
若见有人随意丢弃,则会上前严厉交涉,似乎是在…罚钱?
“这…贵地规矩,真是奇特。”
安德海忍不住对身旁的什长感叹。
什长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解释道:
“安掌柜见笑了。这都是我们赵将军定下的‘市政管理条例’。”
“将军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大、人多,更需有序,方能高效,让百姓安居,商贾乐业。”
第一次听到如此名词,安德海虽一脸茫然。但他却能明显感受这些规矩的确让这座城池明显与陇右的不同。
进入城内主干道,更是人声鼎沸,商铺鳞次栉比。
街道两旁店铺招牌整齐,货物琳琅满目。
有来自剑南的丝绸、江南的瓷器,关中的茶叶、河北的铁器,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造型奇特的“朔州造”货品。
如小巧的折叠剪刀、轻便耐用的帆布背包、还有据说能清晰照出人影的“朔州琉璃镜”。
安德海这才相信,朔州真有他想要的东西。
他按住去把玩琉璃镜的冲动,一旦自己表现出太过于需求迫切,会被漫天要价。
街上行人大多面色红润,衣着整洁,孩童嬉笑打闹,一派祥和繁荣景象,与他在陇右所见的州县截然不同。
“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在这北疆边塞,竟有如此…如此奇妙的城池!”安德海啧啧称奇。
正说着,一队骑兵巡逻而过。
骑士们身着轻便而结构精良的皮甲,腰挎横刀,背负复合弓,马鞍旁还挂着两个铁疙瘩。
他们军容整肃,眼神锐利,行动间透着一股精悍之气,与安德海印象中中原军队的装备大不相同。
“这些军士的装备…”安德海目光被牢牢吸引。
什长语气更显自豪:“这也是赵将军亲自指导改良的。甲胄更轻便灵活,横刀更适合劈砍,那叫震天雷,一个就可以弄死十多个人。”
“将军说,打仗是攻城略地,更是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安德海一个商人听到这话,也是惊讶无比。
他没想到这位赵将军的军中低层军官也受到如此军事理论熏陶。
行至一处街角,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台子,听得聚精会神。
一个说书先生正口沫横飞:
“说时迟,那时快!眼见那鞑子百夫长狼牙棒已到头顶,赵将军不退反进,一个箭步上前,枪出如龙,大喝一声着!”
“只听噗一声,正中那鞑子咽喉,周围鞑子都吓傻了!”
“谁能想到,咱们赵将军带着烽燧台区区九个兄弟,就敢硬撼鞑子一个百人队!”
“那一战,直杀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台下大人小孩听得如痴如醉,安德海等人也不由自主停下脚步,被这紧张激烈的故事吸引。
正听到关键处,那说书先生却“啪”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哎哟!
众人发出一阵失望的叹息,纷纷议论着久久不肯散去。
安德海也是心痒难耐,对身边随从赞叹:“这位赵将军,真乃神人也!带着九人就能对抗百名鞑子,想必是位久经沙场、老成持重的宿将!”
什长听到,笑笑不语,领着安德海,来到城中央的镇北将军府。
府邸简朴陈旧,却处处显露出一种严谨和高效。
青石铺地,干净整洁;往来吏员步履匆匆,却无人高声喧哗。
这让他对那位素未谋面的赵将军更加敬畏。
能将府邸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必是位法度森严、心思缜密之人。
在偏厅稍候片刻,只听脚步声传来,一位身着青色儒衫、年约五旬、面容清癯、颌下留着三缕长须的文士缓步而入。
此人气质儒雅,目光温润中透着睿智,行走间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看便是掌管要务之人。
安德海眼睛一亮,心道:“果然如此!若非这般气度,如何能执掌朔州这般基业?”
他不敢怠慢,立刻抢步上前,不等引见的什长开口,便深深一揖到地,右手抚胸,用他最恭敬的大胤话说道:
“尊贵的赵暮云将军!在下西域商人安德海,不远万里,穿越瀚海黄沙,今日得见将军尊颜,实乃三生有幸!”
“将军威震北疆,智谋深远,今日一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远胜闻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乱世边军一小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乱世边军一小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