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站起身来,缓缓走下龙椅,每一步都踏得极重,靴子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中回荡,仿佛是死亡的倒计时。他走到王振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曾经嚣张跋扈的太监,脸上满是厌恶与不屑:“王振,你可知罪?” 王振哆哆嗦嗦地抬起头,嘴唇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拼命地点头。
“你把控朝政,结党营私,朝堂上下多少忠义之士因你遭受迫害。多少正直的大臣,为了国家社稷直言进谏,却被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是被罢官免职,就是被投入大牢,受尽折磨。致使朝廷贤能尽失,奸佞当道,一片乌烟瘴气!” 朱棣越说越怒,声音也越来越大,在朝堂中久久回响。
“你蛊惑陛下,怂恿御驾亲征这等荒谬之事,全然不顾陛下安危,不顾大明江山社稷,不顾天下百姓死活。你这般行径,与叛国贼有何区别?” 朱瞻基说着,一脚狠狠地踢在王振身上,王振发出一声惨叫,像一只受伤的野狗。
“还有你妄图拆掉太祖皇帝立下的太监不可干政之碑,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对大明律法的公然践踏!此碑乃太祖皇帝为保我大明江山永固所立,你竟敢心生此等恶念,其心可诛!” 朱高炽怒目圆睁,手指几乎戳到王振的脸上。
“来人呐!” 朱棣大声喝道,“即刻将王振押入诏狱,严刑拷打,逼他供出所有党羽名单。朕要让他尝尝这生不如死的滋味!” 锦衣卫们齐声应道,像拖死狗一样将王振拖了下去,王振一路上惨叫连连,声音渐渐消失在朝堂众人的耳中。
接着,朱棣转向台下的百官,目光扫视一圈,眼神冰冷:“朕命锦衣卫迅速行动,按照王振供出的名单,将其党羽一一抓捕。不论官职大小,不论后台多硬,只要与王振勾结,参与其恶行,一概严惩不贷!”
“凡是与王振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为其出谋划策者,一律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其家人亲属,男丁流放千里,女眷充入教坊司。让天下人都知道,敢与奸佞同流合污者,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朱棣的声音斩钉截铁,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若有官员能在锦衣卫行动之前,主动交代与王振的勾结之事,如实供述罪行,朕可酌情从轻发落。但若是心存侥幸,妄图隐瞒,一旦被查出,必将罪加一等!” 朱棣眼神锐利地盯着百官,仿佛要将他们内心的想法看穿。
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此时的朝堂,笼罩在一片严肃而紧张的气氛之中,所有人都深知,一场彻底的朝堂清洗即将展开,而朱棣的铁腕手段,必将让王振及其党羽无所遁形,为大明朝堂重新带来清明。
而后朱棣的目光首先落在于谦身上,眼中露出欣赏之色,微微点头道:“于谦,朕早闻你刚正不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方才你在朝堂之上,面对奸佞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实乃我大明的忠臣良将。”
于谦赶忙跪地,恭敬地说:“陛下谬赞,臣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万死不辞!”
而朱棣那犀利如刀的目光又缓缓转向了孙太后,冰冷得仿佛能将人瞬间冻结,眼神之中更是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意。只见他面色阴沉似水,嘴唇紧抿成一条线,从牙缝里冷冷地挤出一句话来:“孙太后啊孙太后,你贵为这后宫之主,本应以身作则、母仪天下,尽心尽力地辅佐当今圣上治理江山社稷,维护这后宫与朝堂的安宁祥和才是。可是谁曾想,你竟然放纵那些奸诈谄媚的小人肆意妄为,对于那王振的种种恶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甚者,在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朝堂大事之上,你也是糊里糊涂、昏庸无能,常常做出一些荒谬绝伦的决断,致使朝纲混乱、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徐妙云突然开口补充道:“哼!我那善良贤惠、毫无过错可言的好孙媳胡皇后竟无端遭此横祸,被无情废黜,这其中想必也少不了你在背后推波助澜吧?像你这般心术不正、手段卑劣之人,实在是有愧于太后这一尊贵之位!从今往后,陛下与本宫决定,即刻废掉你的太后封号,并将你打入冷宫,让你在那里好好反省自己的罪过。不仅如此,还要下令将你们孙家满门抄斩,以此来警示天下众人,莫要效仿你等的无耻行径!”
只见孙太后那原本还算红润的面色,刹那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她的身躯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摇晃起来,仿佛一阵轻风便能将其吹倒在地。那双美丽而灵动的眼眸此刻瞪得浑圆,里面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相信的神情,直直地凝视着眼前的朱棣。
孙太后的嘴唇哆哆嗦嗦地颤动着,似是想要开口为自己辩解些什么,但喉咙里却像是被一团棉花堵住了一般,任凭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吐出一个完整的字来。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的气氛凝重到让人几乎窒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