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战开始,双方都出动了百万人级的军队,在光荣王朝东北两个方向的边境线上展开了战斗。
现代战争,靠的不是士兵有多么勇猛,而是科技,武器,以及将领把握战场信息的能力。
各个方面都略胜一筹的联合政府联军七战七捷,在光荣王朝北方边境重镇安远城及周边地区进行的安远战役中,围歼光荣王朝第一集团军,合计二十余万人。
战役结束,举世皆惊。
一年以后,荣京事变发生,最后女王姜季云与独自深入光荣王朝腹地的楚天雄签下着名的《关于光荣王朝与联合政府合并之协定》。
广义上的荣京事变,指得是姜季云政变登基到最后的皇宫刺杀事件始末,但在秘密组织间流传的说法中,都默认了荣京事变仅仅只有皇宫刺杀事件,这场最后导致了两位天选者殒命的战斗。
这些都是高静岚所熟知的事,可从姜季云政变上台到皇宫刺杀,中间间隔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不是一周半,也不是一天半,五百多天的跨度,发生了诸多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
姜季云政变上位时,安远战役尚未发生,光荣王朝与联合政府还在边境对峙,而她的追求与楚天雄一致,立志于世界的统一,结束一切战争。
因而一上位,她就加紧了与联合政府的谈判速度。
消息本是严格封锁的,可凌险峰他们这个组织一直想要拆解同心协力的两位天选者,便抓住这个故意破坏的机会,将消息散布了出去。
一经散播,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全国人民都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战争日久,如果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他们愿意牺牲光荣王朝来换取永久的和平。
另一派则痛斥前者背叛了国家,将光荣王朝千年的积淀付之一炬,更是给姜川瑶等人打上了卖国贼的名号。
只是在长达千年的战争的压迫下,在看到联合政府绝对公平的政策与态度后,更多人选择了前者。
不过众多的反对者,也让姜川瑶迟迟无法签下与联合政府的协定。
僵持不下之时,楚天雄决定以战促和,从东北数个方向发动了对光荣王朝的全面进攻。
最后导致安远战役的爆发。
安远沦陷,并没有让光荣王朝的民众屈服,而是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这场战役中,光荣王朝第一集团军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在联军攻入指挥部时拔枪反抗,当场身亡。
在那个手机与电脑均已出现的时代,联军攻入指挥部前,两位指挥官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并录下一段慷慨激昂的遗言视频,传到了后方。
“……我们热爱的,是这个国家,为国而死,死亦何哉!”
那一天,整个光荣王朝的爱国血性都被激起,那一夜,光荣王朝的上空,回荡着响彻云霄的国歌,经久不息。
就连力主合并的姜季云,也不得不发表了抗战到底的声明——如果那个不时候不去顺从民意,皇室可能当天就会被愤怒的民众给推翻。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最高掌权者,也不能置身事外。
大量民众踊跃参军,群情激愤,众志成城,竟将战线生生僵持在了安远一线。
实际上,这也是楚天雄不愿下死手的缘故,一旦联军竭尽全力攻击,就算光荣王朝的反抗再强烈,付出一定的代价后,也必然能够一路打到荣京。
可惨烈的现代战争下,这将会死多少人?这样打下的光荣王朝,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加入联合政府?
只会不死不休。
他们要做的,是尽量和平让光荣王朝并入联合政府之中,这样才能让世界上其它观望中的国家下定决心。采用暴力手段,只会让其它国家联手起来反抗自己,得不偿失。
就连安远战役围歼的二十多万人中,绝大多数也都是俘虏,双方伤亡总计不过万余,如果两位指挥官能如他们所愿被生俘,然后他们再表示诚意,全部释放回去,事情一定会顺缓很多。
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宁愿一死,也要唤起民众的血性与愤怒。
七战七捷后,联合政府控制了光荣王朝的不少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除了改革了行政区划和进行驻军外,一切都沿用了原来的官员和人士,也没有对工商农业做任何侵扰,甚至没有阻止占领区与光荣王朝控制区的普通民众互通。
而在占领区与联合政府初始三国的通商交流下,其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生活质量竟远比战争时期闭关锁国的光荣王朝要好上许多。
对比之下,人们的心中,开始动摇了。
接下来的一年中,随着战意和血性的褪去,在姜季云幕后默默的推动下,潜移默化中,民众们越来越偏向于和联合政府合并,乃至姜季云第二次提出谈判时,除了军方的部分大员外,竟没有几个再站出来反驳的人。
卖国?这个国就是光荣王朝的国,现在主人都愿意将它献出来,旁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相邻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相邻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