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部门将密切合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们的岛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从今天起,勃泥岛这个名称将不再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这座岛屿正式更名为炎黄岛。”
“这一改名举措不仅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根源,更象征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同时,对于未来我们所控制的新岛屿,其名称也将直接由中枢的总长府负责确定,以确保命名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最后,大家有兴趣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到国土资源部和国土交通部,帮助他们尽早完成炎黄岛各地名称的变更。”关学宗最后笑着说道。
在关学宗召开完会议的一周后,原来在陇西县(坤钿港)军事基地内处理公务的各个部委有序的搬到了渔阳县(原勃泥国首都)。
当芳兰人民解放阵线在炎黄岛上热火朝天地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之际,远在香江的何雨柱突然收到了一封经由四九城辗转而来的信件。
这封信的寄件人,竟然是西域省大地丰收农场的场长张自力。
何雨柱手捧着这封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迅速抽出里面的信件,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张自力在信中的字迹工整而有力,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他写信时的认真与诚恳。
信的开头,张自力用尊敬的语气称呼何雨柱,尽管他也意识到这样的称呼可能已经不再合适,但还是恳请何雨柱允许他最后一次如此称呼。
紧接着,张自力直奔主题,详细地向何雨柱汇报了大地丰收农场今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按照何雨柱之前制定的政策,大地丰收农场今年成功开垦了总计 1500 万亩的农田,这一数字令人瞩目。
张自力在信中难掩自豪之情,他代表大地农场的30万职工,骄傲地向何雨柱宣告:“我们已经将西域省打造成了祖国西部的粮仓!”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何雨柱的心中炸响,让他不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
张自力在信中继续写道:“各个分厂周边的水资源相当丰富,适合开垦成农田的区域几乎都已被开垦殆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西域省仍然存在着广袤无垠的、适合耕种的土地,只是由于缺乏水源,这些土地一直处于荒废状态,无法被有效利用。”
为了能够开垦出更多的农田,从而种植出更多的粮食,农场的技术人员们不辞辛劳,开始在西域省的各个地方展开对水资源状况的详细调查。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技术人员们终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域省北部流出国境的也儿的石河,其水资源异常丰富。
如果能够从这条河中修建一条引水渠,将河水引入到第一农场附近,那么至少可以新增至少 2000 万亩的农田!
这个消息让全厂的干部和工人代表们兴奋不已,他们随即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在充分权衡利弊之后,大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与其让也儿的石河的水白白流出国境,不如将其引入西域省中部,用于灌溉农田。
尽管这条引水渠的修建工程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数年之久,但全厂的职工们都坚信,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不会比修建瑞德渠更加艰难。
张自力在信的末尾郑重地写道:“引水渠一日未修,我便一日不离大地丰收农场!我定当带领所有大地丰收农场的人,充分利用每年的农闲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水渠的修建工作中去!”
何雨柱读完张自力的信后,心中感慨万千。他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啊!
尽管这时的物质条件远不如现代这般丰富,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却拥有着一种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
怀着对张自力和大地丰收农场的敬意,何雨柱决定提笔给张自力回一封信。
在信中,他首先对大地丰收农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对他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修建水渠的精神表达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不过他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大地丰收农场自身的力量去完成这项工程,恐怕会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因此,他提议应该与西域省的官方进行合作,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来共同修建一条集灌溉、饮用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水渠。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组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水渠的修建工作当中,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水渠的修建规模。
如此一来,便能够调用更多的水资源到西域省的中部地区,从而解决当地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最后,何雨柱还表示,他个人将会为这条水渠的修建捐款 元,虽然这笔钱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写完信后,何雨柱立刻叫来秘书刘家兴,并对他嘱咐道:“刘秘书,你先找个合适的时间把这封信寄出去。明天我上班的时候会给你 元,你到时候一定要记得把这笔钱汇到收信人所在的单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