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充满了各种争议的千古一帝嬴政,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而要论及秦始皇,那么必然是没有办法绕开另一个人,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话,嬴政就有极大的概率没办法登基为帝了。
这个人,便是我国历史上最是有名、也最是成功的大商贾——吕不韦。
吕不韦极为天才的策划,让人类历史上最另辟蹊径、剑走偏锋的一项商业计划,最终得以成功落地、施行,并且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这个商业计划,便是被命名为“大秦帝国”的宏伟蓝图!
秦异人,本是一个毫无轻重,根本就没有希望登基上秦国王位。
流亡赵国的质子,在吕不韦的天才经营之下,认秦孝文王宠妃——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为母亲。
自此,成为了王位的继承人,最终登上王位。
作为异人儿子的嬴政,那自然也就成为了秦国的太子。
距离秦国王位,也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吕不韦此人,对秦始皇来说,那自然是意义重大。
没有吕不韦的话,便不可能会有异人的王位。
而没有异人的王位,又何来的秦始皇呢?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赵姬诞下一子。
这便是嬴政了。
自从嬴政出生之后,秦国与赵国之间兵戈不止,战乱不休。
因此,可以说嬴政从生下来开始,便成为了事实上的战争难民。
他被父亲送往赵国充当质子,开启了他在赵国颠沛流离、生存压力倍增的艰难生活。
但也正是因为在赵国,他在人生最为低谷的时候,遇上了心中永远的白月光——阿房。
因为战乱波及,生存环境恶劣,嬴政不得不四处藏匿,以免发生意外。
幸亏,他得到了母亲以及亲人们的庇护。
尤其是不离不弃的阿房,给与了他难以想象的信念和影响。
这里插一句,之所以阿房没有成为历史四大贤后,原因是因为红颜早逝。
倘若阿房若非如此短命,或许秦始皇的一生都会发生重大改变,甚至于大秦帝国也不会二世而亡。
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可能的猜测而已。
书回上文,继续。
嬴政始终心存希望,坚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最终都可以平安回到秦国。
也正是因为这个信念,让他在赵国强忍下了难以想象的外界压力。
最终的结果是,在如此严苛的环境打磨之下,嬴政成为了少年老成、工于心计之人。
而他的心里,也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还有对秦国的希望。
秦昭王五十六年秋,昭王死。
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极短,他先是按规矩服丧一年,在第二年的十月正式登基继位。
可继位才堪堪三天,便暴毙而亡。
之后,继承王位的便是异人继承大统,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继位后,便启用了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候,此时赵国也奉楚夫人赵姬以及其子赵政(即嬴政)归秦。
秦庄襄王在位的时间也很短,不过区区三年便溘然驾崩。
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便登上了秦国的王位。
嬴政继位时年少不更事,便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大事皆由吕不韦把持。
在吕不韦把持了秦国朝政的九年时间里,秦国在对外战争之中虽然也接连不断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吕不韦大权独揽,一人把持朝政,又与太后赵姬有些不清不楚的勾当。
后,见秦王嬴政日渐长大,吕不韦为了避祸,将诈称施以腐刑、以宦官身份在后宫侍奉太后的嫪毐,逐渐浮出了水面。
很显然,这一手李代桃僵之计,还真让吕不韦成功了。
此时,大秦内政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杀意累然。
大秦的权力中枢被一分为四——
其一,以吕不韦为首,把持朝政的相国势力;
其二,以华阳太后、昌平君、昌平君为首的楚系势力;
其三,以秦王嬴政为首的君王派势力;
其四,以赵太后、嫪毐为首的后宫势力。
面对如此繁杂错综的形势,秦王嬴政分而击之,在二十一岁便彻底掌握了王权,达到了秦国权力的最巅峰。
所谓善谋者,善藏也。
秦王政八年,上党郡反叛,杀死了秦派驻的地方长吏。
相国吕不韦建议派遣长安君率兵征讨、镇压。
其时长安君年十七,尚无统帅兵马的能力,此番前去等同于送死无异。
这其实是吕不韦的借刀杀人计策,以此来打击华阳太后为主的嬴秦旧势力。
然而嬴政却顺水推舟,做了个顺水人情,借力打力,将对自己王位最具有潜在威胁的人直接除掉。
而后又在祖母华阳公主面前掏心掏肺抹眼泪,哭诉他与长安君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终赢得了华阳公主的同情和支持。
长安君死后,楚系势力为向吕不韦报仇,于是开始辅佐嬴政,全力帮助其获得王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公子,曝光赵高指鹿为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公子,曝光赵高指鹿为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