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果真博学睿智,属下就是这个意思。”习祯满眼钦佩。
“这……我还是不懂。”周智满脸纠结。
王旭皱眉思量片刻。
“这样,你把道换成真理两个字,那么文祥的意思就是说,任何具体的手段、技术、知识、方法都是用于探寻真理,也必须以真理为依托,然后再寻到适合当下的治国治民方法,树立道德礼仪和法度。
如果没有真理为根基,手段越多,越容易走歪,危害越大,我们可以不认同孔圣人的道,因为孔圣人的道未必就是真理,彷如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就不可言说,而且是变化的。
但我们同样不能歪曲孔圣人的道,要避免断章取义,避免有人借助圣人的威望,歪曲圣人的思想来达成私欲,最终令后世子孙产生误解,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思考和探索,甚至遭到思想禁锢。”
“真理?真理?”
习祯低声念叨两句,突地眼睛放光。
“主公说的不错,大道即是真理,真理即是大道。”
“文祥,我记得你早年不是挺反对开民智么?”王旭好奇地问。
“因为属下与郭军师和沮治中他们时常探讨,外加受主公的言行影响,因而慢慢推崇开启民智,而且属下觉得主公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似乎与道德经讲的东西相似,近些年属下多次重读道德经和孔孟之道,便有非常不同的理解,郭军师他们亦是如此。”
“是么?”
王旭略为思量。
“我幼年也研读过道德经,但不是非常理解,而且我行事是出于我脑子里装的东西,很多时候是凭直觉,未曾参照具体的思想,你今天的话令我获益不少,待有空的时候,我会再读道德经,行,不多说这些,你的建议,我尽皆采纳。
这件事就交给你做,凡是借用圣人之道来压迫同窗的学子,凡是恶意修改圣人言论的学子,通通从学堂里剔除,学子不分贵贱,哪怕就是青楼里的贱民籍男女,只要他在学堂,通通不准分等级,更不准歧视欺辱,他们是大汉的未来。”
“诺!”
习祯朗声应命,而且立刻又接道:“主公,大汉官员多是弓马娴熟,但如今有很多拜师学武的少年都转去学文,导致少年体弱,属下曾在学堂看到好些少年连百斤的石块都抱不起,将来此类官吏大幅增多,上行下效,岂不导致大汉子民体虚无神。”
周智笑着插话:“我看不如直接把学堂开成文武院,既教文,也教武,两者都要学,但任由学子选择主要学习的方向,至少身体要好嘛。”
“行!待我仔细权衡之后再决定!”王旭轻轻点头。
大半日后,长长的队伍顺利抵达襄阳,王旭令众人各自返回,自己则兴冲冲地带着周智奔赴学曹。
学曹坐落在襄阳城西一处景色优美的僻静之地,由于王旭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技术的传承,所以学曹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其内假山石林、小湖垂柳、青竹绿树、百草红花应有尽有,经过众多名匠和儒雅文士的精心雕琢,它堪称襄阳,甚至是荆州最美丽,也最具诗情画意的庭院。
从没有来过这里的王旭刚刚进入学曹就转迷糊了,走在竹林里愣是没找到路。
“周智,你不是来过么,怎么把我带到竹林里来?”
“我早前来的时候,这里不是竹林,而是桃树林。”周智无奈地说。
两人急于寻路的时候,后方忽地传来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王将军怎么有雅兴到学曹来查看。”
王旭回头打量,微有些惊讶。
远处走来两个老熟人,正是刘表和刘璋,他们两人如今都效力学曹,负责编纂新书和修订古籍,日子倒是过得清闲自在,偶尔还去学堂讲讲书,说些古代圣贤的事。
“景升、季玉,我该怎么走出这座竹林?”王旭笑问。
“将军居然走不出去?”
刘表奇怪地望望四周。
“这只是很简单的阵法。”
“阵法?”
王旭重新换个角度打量,额头瞬时冒起青筋。
“学曹怎么布起八卦迷阵?”
八卦迷阵就是一种迷宫,没有什么大用,寻常人花些心思也能走出去,本是用于启迪智慧的基础阵法,对他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他早前根本没想到这里会布迷宫,因而在里面瞎转。
或许是日子过得不错,刘璋长胖很多,笑起来的时候有明显的双下巴。
“将军,这阵法是蔡公亲自布下,他说学曹汇聚许多名士,庭院理当有特点,因而用不同的阵法来进行布置,虽然没有大用,但胜在美观独特。”
“真是没事找事,日子过得太清闲。”周智低声暗骂。
王旭头疼地摇摇头。
“你们准备去哪里?”
“正是为寻将军而来。”刘表捋着下颌短须回说:“刚才听执勤兵士说将军来了,鄙人担心将军不识路,便与季玉赶来引路。”
“真是有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