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这边请!”
“请!”
刘表和刘璋很健谈,沿途不停介绍学曹的布局,不多时就来到一处雅致的别院。
“将军,这里就是蔡公理事的地方,若没有别的事,属下暂且告退。”刘表微笑着说。
“你们若没有要事,不妨一起进来聊几句。”
刘表和刘璋相视一笑,齐齐拱手应命:“诺!”
走到别院的主屋门外,王旭发现屋内不只有蔡邕在座,其对面还有一个老熟人在与蔡邕弈棋,正是他在洛阳大狱里的狱友,也就是貂蝉的义父——王允,王子师。
早些年王允经常缠着他出兵司隶,希望他重振朝纲,但近几年已经基本不提这事,特别是曹操迁都之后,他就再没有去过将军府,而且根本不提重振朝纲的事,只是偶尔长吁短叹。
此时两个老头全心对弈,黑白棋子亦是杀得难解难分。
“文书放到门边就行,你们先下去吧。”蔡邕盯着棋盘说。
王旭正要搭话,旁边的刘表已抢先道:“蔡公,王将军来了。”
蔡邕不耐烦地摆摆手。
“哪个王将军,等我下完这盘棋……”
他突然反应过来,猛然回头看向房门。
“子阳什么时候来的?”
“岳父!”王旭轻轻拱手,含笑不答。
“子阳?”
王允的心思似乎还在棋局,眼神略有些茫然,但仅仅只是刹那就回过神来,乐呵呵地笑说:“子阳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些年要见你一面可着实不易。”
“国事缠身,没能时常前来拜见,希望两位岳父见谅。”
“国事为重,理所应当。”
蔡邕乐得合不拢嘴。
“今日怎么有空来学曹……这似乎还是你第一次过来。”
“有些事想跟岳父商议。”
“议事?”
蔡邕看了看同样疑惑的王允。
“学曹从未有半点差错,至于军国大事,这里的人早就已经不闻不问,子阳是想商议何事?”
“学曹是学者圣地,来此当然不是商议军政,主要是想说说育人授学方面的事。”
王旭略为整理思绪。
“如今荆益二州兴建起不少学堂,本是好事,但我却听说学堂的少年连百斤石块都抱不起来,担心这些未来的栋梁身体羸弱,甚至引带着百姓也渐渐失去硬朗精神,因而打算把学堂改为文武院,既要教文,也要授武,任由学子自行选择侧重,至少要强身健体。”
“甚好!”刘表连连点头。
“我亦觉得可行。”刘璋跟着附和。
“大汉士人不说精通武艺,但多数都弓马娴熟,子阳近十年来大幅改制,试图开启民智,这些学子之中便有将来的官吏,确实应该练练身体。”王允道。
蔡邕眉头紧皱。
“大汉文武都要习武强身,本是兴国之道,无有不妥,但公开传授武艺从古未有,各家绝学也必然不愿公之于众,我们传授什么?”
“这些我来想办法,如果都觉得可行,便着手执行,此外我希望设立一处培养将领的学堂,类似太学,不仅要培养优秀的少年,还要允许将领在闲时进修。”
“此事好办!”
蔡邕笑说:“我尽快寻到合适的地方搭建起学堂框架,今后再逐步修缮,只是不知子阳想取什么名字,大可先书写牌匾,把门面撑起来。”
“嗯……我看就叫东青院。”
王旭随口取了个名字。
“目前的问题在于没有精通兵事的先生,恐怕要劳烦两位岳父和景升、季玉暂时支撑。”
“诶!不好!不好!”
蔡邕急忙摆手。
“景升和子师倒深通兵事,但我和季玉不行,不敢误人子弟。”
“蔡公说的是,属下能编修古籍或教授些文学和诸子百家,但兵事真是有心无力。”刘璋苦笑着摇摇头。“属下那点本事……将军是知道的。”
王旭当然知道蔡邕和刘璋不适合,刚才不过是顾忌两人脸面,因而顺势接口:“那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既然你们都教不了,学曹的其他大儒多半也教不了,至于属官小吏、学堂领事和老师恐怕就更不行,该到何处寻到合适人选?”
王允眼露疑惑。
“学曹里的人,经史子集倒背如流,懂战阵的确实不多,子阳为何在学曹里寻人,不是有合适的人选闲置么?”
王旭以为他说的是荆州的文臣武将,立时摇头道:“荆益二州的文武都有大用,天下未定,不敢这般派任。”
“将军府文武肩负重任,自是不适合授徒,但那些老家伙全都无心出仕,平日里闲得发慌,岂不正好合适,说服他们加入学曹应该不难。”王允道。
“究竟是谁?”
王旭满脸迷惑。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