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梳洗完毕的王旭正打算召郭嘉和沮授来书房议事,小玉却突然传话说他们已经在主院门外求见,倒是省去不少工夫。
两人很快便被小玉带至书房。
“主公!”
“我正想找你们,你们倒是先来,坐下再说把。”端坐在卧榻的王旭指着前方布垫说。
“昨晚得到谍影传报,属下整夜无法入睡,确实不得不来。”郭嘉含笑回应。
“而且今晨有喜事降临。”沮授跟着道。
“喜事?”
王旭略有些意外。
“什么喜事?
沮授没有急着回答,微笑着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包袱。
两枚金灿灿的大印逐渐映入眼帘,此外还有一条深紫色的绶带和一张金黄色的绢帛,看起来很像是圣旨,制作精巧且美观。
“金印紫绶?”王旭的眼睛微露诧异。
“正是!”
沮授轻轻把包裹放到王旭身前的桌案。
“今晨有朝廷的使节抵达,说是陛下升任主公为荆州牧,且兼任大汉卫将军。”
王旭好笑地拿起卫将军大印仔细端详。
依照汉朝军制,卫将军负责统帅禁军,品级地位仅次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本是相当高的军职,但如今哪里来实权,或许唯有的好处就是令王旭在政治层面更有优势。
“嗯?”
王旭似乎发现了什么,先是用力捏捏卫将军大印,然后又拿起荆州牧的大印捏了捏,突然就惊讶地说:“金印看起来精美,内里竟然是劣质铜?”
郭嘉和沮授面面相觑。
沮授忍不住叹口气。“堂堂大汉赐封卫将军,竟然沦落到用劣质铜印,威严何在,威信何在,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真不知陛下的处境是如何艰难,竟然连皇室最后的颜面都不再顾忌。”郭嘉的声音也显得很是伤感。
王旭沉默半晌,缓缓把两枚金印收好。
“不管怎么样,终究是天子御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好生收藏便行……此等劣质铜印不知能仿造多少,倒是不能用于办公,隔日便另外再做两个。”
“主公说的在理。”沮授低沉应声。
心知沮授和郭嘉此时的情绪很复杂,王旭适时转移话题。
“奉孝和公与莫非就是专程为此事过来?”
“当然不是!”
郭嘉很快打起精神,神色似笑非笑。
“卫将军的职位已有很多年不曾设立,如今陛下不赐封主公别的官职,特意重设卫将军,不知主公怎么认为……如今的朝堂虽被杨奉和段煨等人把持,但荆州南阳距离司隶仅一步之遥,且声威正盛,陛下哪怕任命主公为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亦无人会说什么,而陛下却没有。”
“奉孝的意思是……陛下用卫将军的职责来暗示我?”王旭随口笑问。
“大有可能!”
郭嘉的脸色渐渐凝重。
“陛下试图在杨奉等人协助下东归洛阳,不得不依靠他们抵御李傕和郭汜,许多事自不好明说,卫将军本是统领禁军的职位,护卫京城安危,陛下想必是希望主公趁机出兵护驾。”
“嗯!确实很有可能!”
王旭没有急着表明态度,若无其事地笑问:“你们觉得如何?目前该不该出兵?”
郭嘉和沮授彼此对望,眼神有些奇怪,看起来像是意见没有达成一致。
沮授捋捋下颌短须,很快就率先接话。
“属下素闻主公的祖先世食汉禄,世人无不盛赞其忠义,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也残败毁坏,天下州郡虽然声称是勤王的义兵,但实则互相图谋,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
眼下主公已挥师平定荆州和汉中等地,带甲十几万,深得百姓支持和爱戴,若主公肯到西北迎接天子迁都襄阳,便能够挟天子而令诸侯,上承皇命,下安庶民,积蓄兵马,借天子之威清缴叛逆。
是时主公据荆襄之辽阔,军力强盛,粮草丰足,汉室旧臣自然期盼归附,主公的大军所至,除少数实力强劲的诸侯,大多都会俯首听命,本就是天赐良机,万望主公明察。”
沮授深深地行个大礼,再度坐回原位。
王旭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旁边郭嘉。
“奉孝亦是如此意见?”
“属下与公与意见相左。”
“理由?”
“属下认为今时不同往日,挟天子令诸侯对匡扶天下的大业已是弊大于利。”
郭嘉的语气非常肯定,而王旭却含笑不语,心里在默默思量。
或许郭嘉与他考量的东西并不相同,但认为此举弊大于利倒是相同,若想要匡扶汉室,挟天子令诸侯自是势在必行,但他对匡扶汉室毫无兴趣,目的在于匡扶天下,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荆州文武中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其中仍有不少忠于汉室的人,便如同历史上的曹魏势力,很多人认为曹操会在天下平定后移交权力给有能力的刘姓皇帝,然后功成身退,成为中兴大臣,例如荀彧等人,以至于曹操在进位魏王时不得不逼死很多旧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