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那也是战斗!
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俞幼泉又岂会任凭贺麒麟占据舆论道德的制高点?
闻听到幼龙的话语,现场很多人忍不住开始反思。
也是啊,麒麟子于大节上无亏,但幼龙于大节上就有亏吗?
非也!
不仅无亏,反而好到不可思议。
他是民众爱戴的小天官大人,是山河府乃至很多大府敬仰的俞经略,是整个大晋都为之津津乐道的辰龙侯。
论及斩妖除魔,小天官大人斩血魔,灭鼍龙,除雪妖,在镇异司半年,庚辰都司天下闻名,深受百姓爱戴。
经略山河府,那更是一力缓解山河府水源问题。
尤其是开创的活字印刷、报纸、茶楼、说书等等产业,更是引领时代风骚。
书院的创立,不仅给了民众一个求学之地,尤其是可以推荐学生入朝做官,更是一举开辟出了一条上升通道。
前所未有之创举!
近年来,甚至有种种传闻曝出,农师郑英琼和郑世旭所研究的很多良种和新的精耕细作增产法,都是幼龙所传授。
就连那种能够点石成金,给粮食带来大增产的肥料,据说都是辰龙侯所传授。
甚至是近年来越来越有圣手之称的郑英奇,给杏林界带来种种冲击,后面都隐隐有幼龙的影子。
这你告诉我幼龙大节有亏?是古法气运打入今法气运的楔子?
怎么看幼龙都更像是未来的圣人啊!
众多修行者是个什么反应,还不好判断。
但直来直往惯了的普通民众,看到“掌中观”所“转播”出来的影像,一时情绪都非常激动。
谁若敢说侯爷是叛徒,他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短短时间,建邺底层民众,近乎呈现出一边倒支持幼龙的景象。
不得不说,幼龙和麒麟在底层和精英阶层、修行者阶层,所得到的支持和民众基础,那是截然不同的。
就在此时,一道金灿灿的法旨却是骤然落进镜像大阵里的皇城之巅。
法旨摊开,里面弥漫出浩浩圣人气息,席卷整个镜像世界内外。
拱辰殿中。
所有的宾客齐齐起身,恭恭敬敬对着法旨所在地行礼。
俞幼泉和贺麒麟二者也不例外。
法旨中传出圣人翼鸿远的声音。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然复仇不除害,朋友相卫,而不相迿,古之道也.吾以九玄门圣人之名,敕令贺千行和俞俱醴者,人死仇消,不可扩大打击报复对象,不可牵连无辜”
圣人法旨意思很简单,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肯定了幼龙和麒麟各自报仇的合理性。
但是。
此战过后,仇恨就此消弭。
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可以再借着报仇的名义扩大打击面。
现场一片静寂。
毫无疑问,这封来自圣人的法旨,就是要将幼龙和麒麟二者之间的仇恨彻底消弭在这一战。
无论是哪一方战死,胜利者不可继续扩大打击报复面,而失败者也不可再次以报仇的名义寻衅滋事。
由此也能看出,圣人的确是颇为忌惮,担忧二者之间的仇恨继续绵延下去。
更确切地说,更多还是担忧幼龙。
若是麒麟子战死,幼龙将来或许必然做大,若是他仇恨之心不减,亦或者说打算牵连九玄门,那九玄门传承还真有可能因此倾覆。
太玄天怅然若失。
圣人法旨这是什么意思?
认为麒麟子可能会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俞幼泉看向贺麒麟平静道,“复仇乃人间至理,我没有意见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要九玄门日后不再打着给你报仇的名义刁难我,我自然也无意继续扩大仇恨,更不会累及无辜。”
圣人这道法旨也的确是挺得他的心,若是他真战死,不牵连师父、小师妹甚至是整个郑氏,那也不错。
贺麒麟也平静道,“我也愿意遵从师父之法旨,吾乃天生圣人,若是连我都战死,那这就是天命,天意如此。吾弟也好,师门也要,都无需再提复仇之事。”
贺麒麟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七弟贺千羽的身影。
师父这封法旨固然显露出了一些对他的不信任,弱了些气势,但何尝又不是消弭了他的后顾之忧?
“遵圣人法旨。”
俞幼泉和贺麒麟二者,同时割开左掌,任凭鲜血流出,洒落到圣人法旨之上。
随即,法旨就此被血染,开始燃烧,化为漫天的道则。
就像是因果道誓,成为了天地因果的一部分。
此后,两人都陷入到了寂静中。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二者身上的气势都在攀升,变得愈发恐怖,就好像是一尊神在复苏,一尊仙在苏醒。
“轰!”
贺麒麟身上冲出万道紫芒,神威凛然,就像是一轮紫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于东方冉冉升起。
拳头之上攒聚着紫焰,隔着遥远距离,一拳就向俞幼泉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颗龙珠吞入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颗龙珠吞入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