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边注:
在韩非看来,是否死心塌地地为君主效力,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君主,是衡量臣子之德的唯一标准。从民主、人权的角度来看,这种学说显然具有残酷的非人性,但从一般的政治学角度来看,用人者任用忠于自己的人恐怕是一条政治通则。谁违背了这一通则,就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因为没有忠于他的人拥戴他、为他效劳,他就会被别人甚至自己任用的人赶下政治舞台。
臣子“无是非”而唯命是从,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君主决策正确,臣子“无是非”而竭力尽忠,就能取得成功;如果君主决策错误,臣子“无是非”就会助纣为虐,结果将后患无穷。
无私贤哲之臣[1],无私事能之士[2]。故民不越乡而交[3],无百里之戚[4]。贵贱不相逾[5],愚智提衡而立[6],治之至也[7]。
注释:
[1]无:通“毋”,不。私:偏爱,不公道地对待。无私,不偏袒,指公道地使用。贤:贤能,有道德有才能。哲:明哲,聪明,有智慧。[2]事能:使用才能。事,通“使”。[3]越乡:到他乡。越,逾越,超越。交:结私交。[4]这句是说:没有百里以外的亲戚。[5]这句是说:高贵的与卑贱的臣子各守自己的职责,不超出自己的名分界限。逾,逾越,超越。[6]这句是说:(一切以法为准则取得任用和赏罚,)愚笨的和聪明的平等地生活着。君主“无私贤哲之臣”,所以使“愚智提衡而立”。提衡,拿着秤,引申为保持平衡,使两样东西保持平等。提,拿着,持。衡,秤,引申为平衡。立,存在,生存。[7]治之至:政治的最高境界,即治理得好到极点。
原边注:
依法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是韩非学说中至为重要的管理思想。应该说,也是古代的一条政治通则。
今夫轻爵禄[1],易去亡[2],以择其主[3],臣不谓廉[4]。诈说逆法[5],倍主强谏[6],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7],臣不谓仁。离俗隐居[8],而以作非上[9],臣不谓义。外使诸侯[10],内耗其国[11],伺其危崄之陂[12],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13],怨非我不解[14]。”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15],卑主之名以显其身[16],毁国之厚以利其家[17],臣不谓智。此数物者[18],险世之说也[19],而先王之法所简也[20]。先王之法曰[21]:“臣毋或作威[22],毋或作利[23],从王之指[24];无或作恶[25],从王之路[26]。”古者世治之民[27],奉公法[28],废私术[29],专意一行[30],具以待任[31]。
注释:
[1]夫(fú):那,那种。轻:轻视,看不起。爵禄:爵位和俸禄。[2]易:轻易,此处为意动用法,把……看得很轻。去:离开(本国)。亡:逃亡(到外国)。[3]择:选择。主:君主。[4]臣:韩非自称,等于说“我”。廉:清廉,正直,有棱角。[5]诈:欺骗。逆:违反。[6]倍主:违背君主的意图。倍,通“背”,违背。强:强行,勉力。谏:谏说,劝说。[7]收下为名:收买民心来制造自己的声望。[8]离俗:避世,逃离现实。[9]作:是“诈”的误字。诈,欺骗,编造谎言。非:通“诽”,诽谤,毁谤。[10]外使诸侯:向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指勾结外国。[11]内耗其国:在国内耗费自己的国家,指消费俸禄,损耗国家的财富。[12]伺:窥测,侦察。崄:同“险”。陂(bēi):山边,引申为边际。这句是指趁国家危险的时候。[13]交:指和外国结交。亲:亲近。[14]怨:指外国的怨恨。[15]以国听之:把整个国家都拿来听任他处理。听,听从,听任。[16]卑:低,此处为使动用法,使……低。显:显扬。身:自身。显其身,炫耀他自己。[17]毁:损耗。厚:财富。利:使……有利,便利。[18]此数物:指上文所批判的廉、忠、仁、义、智。物,事物。[19]险世:乱世。[20]先王:这里指韩非理想中推行法治的古代君主。简:简慢,抛弃。[21]下面五句见于《尚书·洪范》,文字不完全相同。[22]毋:不要。或:有。作威:逞威风,指私下大兴杀戮刑罚,建立自己的威势。作,行,做。威,威风,威严。[23]作利:施行恩惠,指私下进行奖赏施舍,以收取民心。[24]从:顺从,服从,遵循。指:通“旨”,旨意。[25]作恶:干坏事。[26]路:道路,指行动的途径,此指法度。[27]世治:社会治理得好。[28]奉:奉行,遵守。[29]废:抛弃。私术:谋取私利的手段。[30]专意一行: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在一点上(用来为君主办事)。专意,一心一意。一行,统一行动。[31]具:通“俱”,都,全部。待任:等待君主的任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侠影美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