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京长安,秋意深浓,大兴宫的琉璃瓦在苍白的日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皇帝的龙辇,径直驶入宫禁深处,垂死的皇帝杨广被安置于甘露殿,由孙思邈、巢元方率领太医署精英进行着近乎徒劳的抢救。
宫城内,弥漫着浓郁的药石气味。
大兴城皇宫内的人,也和天下绝大部分的人都一个样,只知道那个令人畏惧却让人臣服的广皇帝已经死了,现在宫内是如此的状况除了身体本就好好的杨侗,那就只能是大隋的准皇帝——第一顺位皇位继承人——监国的皇太孙杨侑出问题了!
草盛豆苗稀,这大隋皇室,嫡传的皇子皇孙,可就……剩下这两位了,如果皇太孙杨侑出了问题,那……
一种大厦将倾的压抑感,开始悄悄弥漫于皇城内的大小宫观,宫女内侍们步履匆匆,面色惶惶……
这种情绪,自然而然会扩散到大兴城(长安),老百姓们开始偷偷传说了,那那些并非核心圈子里少数人的大小臣工们自然早已经议论纷纷……重新站队力挺越王,还是执着忠臣与有病了的皇太孙代王?甚至,是不是该考虑后路——投……
臣僚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不寒掺!!!
皇城西南角的尚书省都堂,此刻取代了往日的含元殿,成为了帝国实际的中枢。
卫王杨子灿端坐于主位之上西京留守越王杨侗的下手(伴随着坊间传闻甚嚣尘上,杨侑消失在众人面前),虽未着铠甲,仅一身紫色亲王常服,但眉宇间的威严与掌控力,让这座处理帝国日常政务的衙门平添了几分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巨大的关中军事沙盘,占据了大堂中央,山川地貌、城池关隘、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白鹭寺外侯、玉牌侯难李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出现,躬身禀报,声音低沉却清晰。
他是烈士难辛之孙、难桃之侄,年纪虽轻,却已继承了家族忠诚与干练的衣钵,接替叔父难桃成为白鹭寺对外情报的重要负责人。
“殿下,蓝田关与子午谷两路反隋联军已于日前会师,总兵力约七万五千,目前主力集结于蓝田至杜陵一带。
唐公世子、陇西公李建成,已召集魏王李密大将殇、周文举,夏王窦建德部的刘黑闼、高士兴,郑王王世充部将霍刚、燕颀,西秦霸王薛举代表孙华、武将鹿十六,燕王罗艺部将陈平、伍魁,定杨可汗刘武周的大将尉迟恭、杨伏念等,举行了首次前锋军军议。”
杨子灿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边缘,示意他继续。
“军议焦点,首在与我娘子军的整合。”
难李语速平稳,“娘子军残部万余精锐,现退守杜陵,由左卫大将军李神通(李渊堂弟)、前卫大将军李仲文(接替何潘仁之职,原前卫大将军何潘仁在下邽死于秦琼)、前卫次将军史万宝(史万岁之弟)三人共同执掌,其下尚有李神符、刘世让、裴积、柳崇礼、李纲(原为何潘仁幕僚)、令狐德棻等一众将领,体系完整,并未因先前挫折而溃散。”
“李建成派何人接洽?”
“先是其麾下亲信韦挺(虽右眼中箭,仍为建成心腹谋士)前往,意图以盟主世子之名行收编之实,但被李神通等人强硬顶回。李神通言:‘平阳公主(李秀宁,已被自封唐王的李渊分封为公主,封号平阳,平阳为阿布前世山西临汾,古称)乃我军主帅,未见公主本人或其金批令箭,我等恕难从命!公主下落不明,我等心急如焚,当务之急乃寻回公主,整合之事,容后再议!’态度极为坚决。何潘仁、李仲文等人亦纷纷附和。”
杨子灿微微颔首。
李神通是李渊堂弟,在李家宗族中颇有威望;何潘仁是娘子军元老,李仲文亦非庸碌之辈。
这三人联手,加上下面那一班能征惯战的将领,确实有底气跟李建成叫板。
李秀宁虽不在,但留下的这个架子,依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李建成反应如何?”
“表面维持镇定,言称理解,但据我方细作密报,其营中已秘密派遣多股精锐,由李瑗(虽腿有残疾,仍掌斥候)、冯立(同有腿疾,负责内部稽查) 等人带队,以侦察为名,实则在杜陵周边、终南山北麓乃至更远区域大肆搜寻李秀宁下落,可谓焦躁万分。河东的唐公李渊处亦连发数道密令,严词催促必须尽快找到秀宁,稳定军心,以免生变。”
“联军内部其他势力,有何动向?”
“王世充部将霍刚态度最为倨傲,多次在军议中冷嘲热讽,暗示若李唐连自家军队都整合不了,他郑州军愿‘代为效劳’,其吞并之心昭然若揭。西秦霸王薛举的代表孙华则看似公允,实则坐观虎斗,言语间颇多挑拨,意在削弱李唐权威。燕王罗艺大将陈平更关心实际利益,而刘武周的亲信尉迟恭则反复强调战利品分配与未来地盘划分,倒是李密部的殇、窦建德部的刘黑闼对谁掌先锋不甚在意,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独吞好处。几方争执激烈,首次军议几乎不欢而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