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欢迎你们回美国!”
“叶,你们不在的日子里,我可想死你们了。”
一下飞机,叶未央迎面就被尹森抱了个满怀。
尹森脸上笑的那叫一个灿烂,挨个的和杨霄他们都抱了抱后,迫不及待的说道:“录音室和最顶尖的音乐制作人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了。”
“说真的,叶,你们的华语专辑,其实也可以在美国录的。”
“我们这儿的音乐制作人,放在全球都是最顶尖的,你们作为国际顶尖乐队,就应该用上国际制作团队嘛!”
“下次要录华语专辑的话,也来美国录吧!”
面对尹森热情的招呼,叶未央笑了笑,没说啥。
华语专辑跑来美国录?
拉倒吧。
虽然说国内的很多歌手,总喜欢用“国际制作班底”“格来美得奖制作人”等噱头来为自己的新专辑镀金。
但是叶未央对这个做法是谢敬不敏的。
美国的音乐制作人,懂华语音乐吗?
听得懂中文歌曲吗?
理解得歌词中情感吗?
不可否认,那些国内的歌手们找的确实都是超大牌制作人,都是给国际知名歌手做过专辑的大老。
但是人家再大老,那也是英语音乐制作方面的大老。
让他们来朝持华语专辑的制作,那不是闹呢嘛!
最多,也就只能让他们来做一些母带处理的工作,这倒是不需要分语种。
但是在录音方面,还是得请正儿八经的华语音乐制作人来做才行!
搞一张专辑,制作名单里全是一连串的外国名字,看起来好像是非常高大上了。 但是实际上,这样做出来的专辑,大多都是不伦不类的产物。 “坤坤”就爱找国外的音乐制作人来帮忙做歌。 做出来都是什么水平的歌啊? 嗯,做出来的歌确实很“国际化”,听起来美国味道足足的,电子流行的味道拉满了。 但是好听吗? 能被华夏听众接受吗? 只能说玩的确实花,炫技也炫了很多,但是大家并不买单。 有过这些前车之鉴,叶未央是脑袋被炮仗打了,才会找一个北美音乐制作人团队,来做一张华语专辑。 “尹森,你的好意心领了,但是华语专辑和英语专辑不同,我还是喜欢在国内做。” “当然,我们的英语专辑,还是需要一个北美顶尖制作人班底来配合的。” “我相信你已经搞定了,对吗?” 听到叶未央的“信任”,尹森很是自豪的大拍胸口:“当然!” “我都给你准备好了!” “录音师是得过格来美的杜杰·诺曼,他去年刚为美国传奇歌手贾斯丁·来恩做了专辑。” “混音师则是埃克·霍顿,同样是拿过格来美的大老。” “还有母带工程师是……” 尹森认真细致的向着叶未央介绍着华纳精心为他们准备的专辑制作团队。 比起制作《21》时的随意,这次华纳是下了血本的,为不打洋乐队准备了一个格来美级别的团队,每一位都是拿过格来美的大老。 不过当叶未央听到华纳还准备了编曲师的时候,他立马出声打断道:“尹森,编曲我自己就能搞定,就不用请其他人帮忙了。” “我们乐队自己的歌,在作曲作词和编曲方面,还是自己来完成比较好。” “这也是我一贯的态度,从出道到现在,不管是华语歌还是日语歌又或者英语歌,都是我自己编曲的。” 开什么玩笑。 编曲作为一首歌最重要的部分,叶未央怎么可能假手于人。 同样的曲子,让不同的两个人来编曲,都有可能编出两首风格完全不同的歌。 单单只是将主乐器从钢琴换成吉他,或者换成古筝,就会让整首曲子听起来完全不一样了。 更别提有些歌复杂的弦乐编排,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拥有前世歌曲成功的编曲经验,叶未央怎么可能让其他人来编曲? 哪怕这个“其他人”是这个世界最专业和杰出的编曲大师。 但是接受过市场考验,并且大获成功的编曲,肯定还是更加靠谱的。 这玩意他是绝对不敢偷懒,必须自己来“拷贝”才行。 但是尹森又不知道叶未央有挂,他犹豫了一下,委婉的劝说道:“叶,这次你们的英语二专非常的重要,多重视都不为过。” “就算你喜欢自己编曲,但是多一位专业编曲师提供意见和建议,也是不错的选择。” “你们华夏有句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多一个人帮忙总是好的。” “我为你联系的编曲师,可是得过三次格来美最佳编曲的塞鲁斯·詹森,要请到他可不容易。” “我废了好大功夫,他看在你的份上,才愿意帮忙的。” 可惜,叶未央面对尹森的劝说,丝毫不为所动。 “这次新专辑的歌,我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编曲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乐队的盛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乐队的盛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