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却见不远处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急急逼来。许是探兵暴露了踪迹,引敌尾随至此,宇文忻忙下令撤退。正后退时却又遇一队轻骑由左路包抄至军前,对方一员大将径直冲阵而来,宇文忻起刀招架,五百精兵被逼之下只得挺身迎敌。
虽遇突袭,但宇文忻一方并没有自乱阵脚,勇猛有余却无奈兵力悬殊,只得且战且退。眼见周围的士兵一个一个倒下,宇文忻怒吼一声,眼冒凶光,手上屠刀有如神器,一刀落下连砍数人。其余人马见队中统领愈战愈勇,士气大增纷纷拼死反击,又捱了数刻,但终敌不过对方源源不断的进攻。
最后只剩不到二百人,宇文忻全身染满鲜血,仍激烈地抵抗着敌军的攻势。就在此时,西南方忽起震天喊声,不消片刻只见一位人高马大的壮年将军引兵奔至阵前,掩杀敌军。
“仲乐,元帅大军已到,派我先来支援你。”说话的正是援军主将宇文述,他手执长枪冲到宇文忻身边,与其一同发起猛烈的反击。
敌方见韦孝宽派人支援,军心已有动摇,杀气减弱。其主将不知援兵数目之下不敢贸然恋战,急急撤退。宇文忻和宇文述二人一时占了上风但没有乘胜追击,大队人马得令迅速撤回。
.
十七日下午,宇文忻、宇文述与韦孝宽大军会合后继续前行,眼下已至距邺城不足十里处。韦孝宽整军备战数月,终于等到了与尉迟迥一决生死之日。
邺城内,坐拥十三万雄兵的尉迟迥怀抱一顶晶亮头盔站在城门之上,燥闷之气绵延至门楼上,没有一丝风吹草动,让人难以想象这便是大战前夕的情景。遥望这片他熟悉的土地,尉迟迥第一次萌发出沉厚沧幽之感。
城南高地上聚集起人山人海的百姓,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外出观战,尉迟迥的脸色益发凝重。再转而看向倾巢出动、整齐列阵的士兵,以最前方万人组成的黄龙军最为夺目耀眼。这些亲兵由他在关中亲手操练,此次出征每人头戴墨绿巾、身披明黄战衣,列阵而站,远望之下犹如一条盘旋在野的巨大黄龙,气势冲天。
见此阵势,尉迟迥双目轻轻燃起一团明火,将片刻前眼底的忧郁尽数掩盖。他沉稳地将手中头盔戴上,满头银丝埋藏在金甲之下,整个人犹如新生,焕发着冷峻的寒气。缓缓步下城楼,脚下苍劲有力,带起尘土飞扬。
战场,就在前方。尉迟迥露出阴冷的笑,策马向阵前奔去……
.
正时来临,号角雷鸣、鼓声震天,大战一触即发。邺城外十三万士兵分八路齐进,直冲向敌军阵前。韦孝宽大军列阵相迎,弩手、弓箭手伏于阵中两翼,步兵蓄势而待。军令一发,万军如海中奔腾的巨浪,一波一波奔涌向前。
双方前队的万人兵马相交混战,一时间杀气冲天,撼动四野。韦孝宽领后方骑兵快马迎上,护于其侧的刘副尉高喊一声:“元帅快看,尉迟老儿竟有‘神龙’相助!”
韦孝宽怫然不悦,狠狠瞪了刘副尉一眼,随即大喊一声:“莫要长他人志气!敌军先锋不过是从关中带来的黄龙军,不足为惧!”语毕,他挥剑高吼鼓舞士气,此阵中军士在其带领下一同壮威呐喊。
前方厮杀更激,尉迟迥着金甲金盔亲身带领黄龙军冲锋陷阵,黄衣加身的士兵们神勇无敌,以一敌十,杀得韦孝宽一方苦战相抗。前方军士拼尽全力且杀且挡,但毫无招架之力,仍是节节后退。
这一场硬仗拼了整整两个时辰,日渐西落,天际晕染上一层红霞。保卫在韦孝宽身边的大将崔弘度眼见战况不妙,不禁请命道:“元帅,天色已晚,不如下令撤退再作打算。”
“不可!”韦孝宽坚定不移地大吼,他满布沧桑的脸上青筋爆起,有如一头狂怒的雄狮。“前方探报尉迟迥侄子尉迟勤率五万大军前来支援,领头的三千骑已至。此时若不抓紧攻下,待守敌与援军会合,战况就更不利了!”语毕,韦孝宽更是加鞭纵马,奔往最前阵。
数万人马在韦孝宽的带领下苦战不退,无奈拼死反击无果,军心逐渐生变,劣势越发明显。宇文忻眼见阵前危急,只感敌我双方高下悬殊,深觉此刻不应再力拼制敌。他在前军掩护下慢慢退到阵尾,同时苦思绝处逢生之策。
不经意间一瞥,宇文忻突然发觉对面高坡上站了成千上万的邺城百姓,观战的人群整整排了一里开外,远望之下好似一堵厚实的人墙。灵光一闪间,宇文忻顿生一计,他立刻冲到不远外的李询身边与其道明自己的计策。
李询听后哗然大惊,直直望着高地上的百姓,旋即欣喜而泣道:“赢了,赢了……有邺城百姓‘相助’,此战我们必胜无疑!”
不远处作战的高颎看到宇文忻和李询的异样,忙赶到二人身边,听过宇文忻的计策后连连点头道:“此战仲乐应记头功!速速发令吧,我等都听你的指挥!”
宇文忻当仁不让,他策马转身往大队侧方奔走,对阵中弓箭手发号施令:“所有人停止向尉迟迥发箭,先射高坡上的观战者——停止向尉迟迥发箭,停止向尉迟迥发箭——弓箭手听令,一起射击高地——”多次穿梭往返于军阵左右两翼之间,宇文忻很快便将号令传至所有弓箭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隋宫烟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宫烟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