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的冷静和果断,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稳定住了“风华地产”摇摇欲坠的军心。在他的指挥下,公司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各项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
公司内部,财务部和项目组的员工们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将后海项目、南锣鼓巷项目等所有涉及的账目、合同、补偿协议、审批文件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理。他们仔细核对每一个数据,确保账目清晰、准确无误;认真检查每一份合同,保证条款完整、合法有效;仔细审查每一份补偿协议,确保赔偿合理、公平公正;详细查验每一份审批文件,确保流程合规、手续齐全。经过数天的紧张工作,所有资料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装订成册,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面对税务和建委的检查人员,“风华地产”的员工们表现得异常镇定和专业。他们以坦诚的态度迎接检查,及时、完整地提供所需资料,并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合理的解释。尽管检查人员的态度严肃,但在确凿的证据和清晰的流程面前,他们也难以挑出什么大的毛病。
虽然调查进展缓慢,但“风华地产”始终保持着积极配合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让检查人员对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法律顾问起草的律师函,已经分别送达了几家散布谣言的小报报社。措辞严厉,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公开道歉,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强硬的态度,让那几家小报感到了压力,后续的类似报道果然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苏雅娴动用苏家隐藏更深的关系网,对于德利及其“德利建设”展开了秘密调查。她派出的都是信得过的、经验丰富的老手,动作隐蔽而高效。很快,一些关于“德利建设”的信息开始汇总过来:其在承建某区招待所改造项目时,涉嫌使用不合格建材;在拿到城郊一块工业用地时,审批流程存在明显的违规操作;公司近两年的纳税申报也存在疑点……
这些信息虽然还不是铁证,但已经勾勒出于德利行事嚣张、游走于灰色地带甚至违法边缘的清晰画像。
就在这边紧锣密鼓地收集于德利黑料的同时,韩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指示“华夏古籍”公司,高调筹备一次名为“故纸新生——华夏古籍抢救成果展”的公益性展览。
“这个时候办展览?”连周晓白都有些意外。
“对,就在这个时候。”韩风目光深邃,“于德利想用‘破坏传统’的帽子扣死我们,我们就偏偏要亮出我们在‘保护传统’上做的工作!用事实,给他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展览地点就设在修缮一新的后海大杂院的主厅。韩风投入资源,将展厅布置得古色古香,灯光、展柜都力求专业。展出的内容,是“华夏古籍”成立以来,从各处老宅抢救、修复的部分代表性成果:那些修复前后的古籍对比照片,精心托裱后的字画,以及首批印制出来的、散发着墨香的影印本和排印本。
韩风和周晓白亲自拟定了邀请名单,不仅包括与“华夏古籍”有合作的专家学者,还通过周晓白在文化部的关系,邀请了不少文化界、艺术界的名流,以及燕京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
这是一步妙棋。它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于德利制造的负面谣言,巧妙地引向了韩风在文化保护方面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上。一场舆论反击战的前奏,已经悄然奏响。
喜欢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