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滤芯初成 浊流见清(天津 临时实验室)
天津临时实验室内,气氛紧张而专注。李守拙根据陈念玄“吸附锁毒”的灵感,带领着几位白家工匠和懂药理的弟子,日夜赶工。他们将研磨细腻的“活性炭石粉”、“海浮石颗粒”、“甘草石末”以及作为核心感应材料的“生机玉髓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再用特制的植物胶粘合,塑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多孔滤芯。
初步的净化装置极其简陋,便是在受污染河段的几个关键取水点,打下木桩,悬挂装满滤芯的藤筐,使其半浸于流动的河水中。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变化在悄然发生。悬挂滤芯下游的水域,死鱼现象开始减少。取水样检测,验毒盘上玉髓片的灰败色泽,比上游直接取样要浅淡许多!虽然未能完全净化,但证明这粗糙的滤芯,确实能有效吸附、减弱水中的毒素!
“有用!念玄,你的想法救了许多人!”李守拙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宽慰,抚摸着陈念玄的头。尽管身体因连日劳累而消瘦,陈念玄看到自己的“小主意”真的帮到了人,小脸上也绽放出纯真的笑容。
消息传开,在傅三爷和白家商会的组织下,更多的简易过滤装置被赶制出来,投放到污染区的水井和河段。同时,白家以“晋商慈善会”的名义,开棚施粥,分发由薛神医指导熬制的、具有广谱清热解毒效果的药汤,稳定民心,防止恐慌蔓延。权世勋(幼子)坐镇指挥,祝剑生的人则混迹在灾民和市井中,严密监控局势,搜寻任何可疑的日特踪迹。
第二幕:海上铁证 联手破局(山东锚地 & 祁县白府)
权世勋(长子)那边也取得了关键进展。通过对缴获的那艘日特快艇残骸的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墨离在一个密封的暗格里,找到了一份未被完全销毁的航行日志残页和一管密封的、标注着日文和俄文混合标识的金属样本管。日志残页上清晰地记录了几个坐标点(包括天津附近海域)和“气象气球释放”、“样本采集”等字样。而那管样本,经初步检测,其内容物与天津水源中发现的毒素性质高度相似!
“铁证如山!”权世勋(长子)将这份情报连同实物证据的复制品,通过最机密的渠道,分别发往祁县和北平。
祁县权世勋(幼子)接到证据,立刻意识到其巨大价值。他与白鸿儒、祝剑生密议后,决定启动白映雪制定的“反击揭露”策略。
数日后,重庆某位素以敢言着称的参议员,收到了一份匿名的“重磅材料”,详细揭露了日寇在华北秘密进行生物武器试验,并利用特务在天津卫水源投毒,造成平民大量中毒的罪行,附上了部分模糊但足以引发联想的证据(如航行日志坐标、样本管照片、验毒盘反应对比图)。
几乎同时,延安方面的电台,以及几家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外国通讯社驻华记者,也通过不同渠道,获悉了类似的信息。一场针对日本违反国际公约、使用生物武器的舆论风暴,开始在中外悄然酝酿。这将迫使日方和其可能的幕后支持者,在国际道义和舆论上陷入被动。
第三幕:渝方惊变 釜底抽薪(北平 京西权府)
然而,白家尚未从反击的初步成效中喘息,来自重庆方面的暗箭再次射来。这一次,不再是经济刁难或舆论抹黑,而是直指白映雪个人!
那位之前来势汹汹的财政部胡专员去而复返,这一次,他带来的并非公文,而是一封由重庆某实权部门签发的“调查令”,声称接到“确凿举报”,白映雪在北平期间,“利用商会渠道,勾结日伪,倒卖战略物资,资敌牟利”,要求其“即刻随员返渝,接受审查”!
这指控极其恶毒,且时机刁钻。正值白映雪全力应对天津疫情、周旋各方势力之际。一旦白映雪被带走,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足以让白家在北平乃至北方的经营陷入瘫痪,群龙无首。
“郑泽民……或者他背后的人,这是狗急跳墙了!”傅三爷面色铁青,他深知这“调查令”背后的凶险,重庆的监狱,进去容易出来难。
白映雪端坐主位,神色却异常平静。她早已料到对方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想到会用如此直接而卑劣的方式。
“胡专员,”她淡淡开口,“所谓资敌,可有真凭实据?人证?物证?若是仅凭匿名举报便可随意羁押爱国商人,岂非寒了天下支援抗战的商贾之心?”
胡专员有备而来,冷笑道:“白会长,证据自然会在调查中呈现。至于资敌嘛……你白家与平津李家往来密切,李家又与伪政府中人多有牵扯,这资金流向,谁能说得清?更何况,近日天津疫情,你白家如此‘积极’赈灾,焉知不是借机掩盖某些不可告人的勾当?还是请白会长随我们走一趟,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他这是要强行扣人,甚至不惜歪曲白家赈灾的义举。
第四幕:兰台定计 以退为进(京西权府 密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权倾1925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权倾1925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