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阳光温柔地洒在田野上,黄普家瓜田里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纷纷破土而出。嫩绿的瓜苗一株株探出脑袋,叶片舒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人们三三两两地赶来,有附近的村民,也有远道而来的城里人,都想亲眼看看这片被口耳相传的“田园奇景”。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连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三位美女网红也闻讯而来。她们身着当季最流行的服饰,长发随风飘扬,妆容精致却不失自然,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都市青年特有的活力与时尚感。
三人手持高清摄像机,脚踩小白鞋,穿梭在田埂之间,镜头对准那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和棚内密密麻麻的瓜苗。
“哇,你们快看!这农村的瓜田居然这么有规模,简直像个小生态园!”其中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女孩惊喜地喊道,眼睛亮得像星星,“在城里哪能看到这种景象?全是高楼大厦,连棵草都难找,这里却满眼绿色,太治愈了!”
“没错没错,”另一位戴着贝雷帽的女孩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株瓜苗,轻声笑道,“这些小苗苗长得真整齐,嫩生生的,听说这是甜瓜吧?以后结出来的果子一定特别甜!”
第三位则一边调整镜头角度,一边感慨:“网上有人说这儿是个隐藏的‘田园秘境’,我们还期待能看到花海、风车、咖啡屋呢……结果现在只有大棚和瓜苗,虽然有点小失望,但这种种植场景反而更真实、更有味道。”
正说着,黄普从瓜棚后头走了出来,看到三个打扮时髦的女孩正在自家田里拍照录像,心里一阵嘀咕。
他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走上前,试探性地问道:“你们……是电视台的记者吗?是谁通知你们来采访我这瓜棚的?”三位女孩闻言一愣,随即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扎高马尾的那个摆摆手说:“大哥,我们可不是记者,我们是做短视频的网红,专门来打卡的!有人在网上发了你们村的照片,说此地有个超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我们就特地开车过来拍一期‘乡野探秘’的内容。”
黄普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脸上那点紧张瞬间化作了苦笑。
他搓了搓粗糙的手掌,憨厚地解释道:“哎呀,原来是游客啊!我这儿还在建设阶段呢,目前主打种甜瓜,花卉啊、观景台啊这些配套设施还没完全弄好。不过你们放心,花卉以后肯定有......”
话音未落,三人相视一笑,收拾好设备,转身沿着田埂离去。她们的身影渐渐融入夕阳余晖之中,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田野上空。
黄普站在原地,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挪动脚步。他抬头看了看自家的大棚,又望了望四周静谧的村庄,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自言自语道:“是谁这么早就把我的瓜园传出去了?明明还是一片雏形,连围栏都没修好……”
可转念一想,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既然名声已经悄悄播撒出去,那就更要用心经营,不能辜负这份意外的关注。
他默默握紧拳头,眼神坚定起来:这片土地,不只是种瓜的地方,更是他梦想生根发芽的起点。如今,苗已破土,人心亦动——未来的田园画卷,就从这一株株嫩绿的瓜苗开始徐徐展开。
回到家中,黄普迫不及待地拨通了老同学马亮的电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与困惑:“马亮,你猜怎么着?今天竟然有几个人跑到我瓜田里打卡拍照,说是网红来拍短视频!我当时还纳闷,以为是记者来采访呢,弄得我手足无措。”
“真的啊?现在这社会就是这样,网红一拍,视频往网上一发,转眼就传遍全网了!”马亮在电话那头笑着回应,语气温和而豁达。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未必是坏事。让更多人知道你的瓜,说不定还能打响名气,变成‘网红瓜’呢!”马亮继续说。
黄普却皱起眉头,语气中透出一丝忧虑:“可问题是,我那瓜田现在连瓜苗都没长齐,地里空荡荡的,一棵花也没种,四周连个像样的围栏都没有,哪像个乡村旅游景点啊?”
“要是那几位网红美女把视频发出去,说这儿又土又荒凉,别人还以为我在吹牛皮、搞虚假宣传呢!”
“嗯,你说得也有道理。”马亮沉吟片刻,安慰道,“现在确实有些人喜欢断章取义,甚至故意抹黑博流量。不过你也别太在意,清者自清。只要咱们踏踏实实种好瓜,用心经营,迟早会有人认可的。”
听了老友这番话,黄普心里稍稍宽慰了些,便不再纠结于此事,转身投入了田间的忙碌之中。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黄普正在灶台边准备晚饭,忽然瞥见村里的微信群弹出一条韩二虎发的小视频。他起初并不在意,以为又是跳舞或者搞笑段子,随手划了过去。
可没过多久,群里消息接连不断跳出:“哎,这不是黄普家的瓜田大棚吗?”“视频里那个穿蓝衣服的人不就是黄普本人嘛!”“这拍的是啥呀?谁上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